癌症治療|肛門癌坐立不安難開口 一文了解放射治療及護理須知

癌症治療|肛門癌坐立不安難開口 一文了解放射治療及護理須知

肛門的功能大家都清楚,就是控制排便,所以雖然「肛門」的範圍只有數厘米大小,在我們生活上卻十分重要。而肛門這小小範圍內,也有機會出現癌症,除了接受治療,日常護理也十分重要。

健康-癌症治療-肛門癌-治療-護理

肛門癌其實不難察覺,它有兩個特點:

  1. 即使察覺也可能會忽略,因為它的症狀很多時和痔瘡相似——有一些組織向外突出,引致少許不適,有時候甚至會滲血,可是即使看見肛門癌滲血仍有機會誤以為是痔瘡。
  2. 肛門癌比較容易轉移,例如轉移至附近的淋巴組織,也可以沿著淋巴系統轉移到盆腔附近的淋巴核,或腹股溝(大髀罅)的淋巴核,甚至肺、肝等更加遠端的器官。

肛門癌的首要治療方向

肛門癌的治療方向,主要希望盡量保存肛門的功能,因為若不能保存肛門功能,病人便可能需要開造口排便。所以很多時若腫瘤不算太大,首先會考慮非手術的方法,以放射治療或加上化療,希望能將腫瘤徹底清除,無需切除肛門亦能替病人根治這個病。

放射治療的做法是以高能量X光直接照射肛門及周邊的淋巴組織,甚至可能包括腹股溝的淋巴組織,所以相對來說放射治療的範圍算是比較大,一般做五至六星期,期間病人的皮膚會逐漸變紅、變深色甚至脫皮,出現類似嚴重曬傷的症狀,當然也會比較痛。但痛之餘仍需要維持排便的功能,也會擔心出現感染,女士甚至小便時也可能會刺激灼傷的皮膚產生疼痛,坐立不安。

健康-癌症治療-肛門癌-治療-護理

所以這期間的護理十分重要,例如每次大便後不要用紙巾清潔,因紙巾對肛門皮膚會造成一定的磨擦,更容易傷害表面皮膚造成脫皮。若病人在家中排便的話,可先以清水沖洗肛門,然後用乾毛巾輕輕印乾,保持肛門乾爽又不會受到磨擦。若病人坐下也會痛,一般會建議病人買一個小水泡墊著坐,減少壓著肛門放射治療的位置,希望在五至六星期的放射治療期間都保持盡量少疼痛、少創傷。需要的話醫生也會處方消炎藥水,讓病人每天浸肛門位置一段短時間,減輕發炎的情況,紓緩疼痛。

部分病人會擔心放射治療產生副作用,影響肛門括約肌的功能,但臨床所見,若病人的括約肌本身未受腫瘤影響,絕大部分個案在完成放射治療療程後括約肌的功能也不會有大影響,而一般在完成放射治療三至四星期後,皮膚便會重新長出,痛楚也會減輕。

鳴謝:李兆康醫生
   臨床腫瘤科
編輯:何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