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三無大廈無監管 居民擔心被亂丟垃圾 屋苑廚餘機不足:食滯咗

民生無小事|三無大廈無監管 居民擔心被亂丟垃圾 屋苑廚餘機不足:食滯咗

政府日前宣布暫緩實施垃圾徵費,成為全城焦點,新城廣播三台聯播時事節目《民生無小事》,主持人林潔瑩、柯創盛今集邀請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以及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前會長陳志球任嘉賓,探討一下「垃圾徵費」何去何從?業界未來的環保路如何走下去?

政府煞停「垃圾徵費」,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在節目中表示,這個決定確實令餐飲業界鬆一口氣。本港經濟持續不景氣,業界一直擔心倘若實施垃圾徵費,營運成本定必增加。他透露,小型食肆如茶餐廳等,每月成本將增加1,000至2,000元,而大型食肆例如酒樓等,每月成本將多出8,000至10,000元。

除了每月營運成本上升外,業界還要面對需額外增聘人手、回收點不足等問題。他指出,在政府推行「先行先試」計劃期間,不少食肆反映員工工作量大增,特別是廚餘處理問題。

建廚餘處理中心及焚化爐 優化垃圾徵費?

黃家和透露,現時全港約有18,000間食肆,餐飲業每日產生的廚餘量約1,000公噸,而全港整體廚餘量多達3,500公噸,惟目前位於小蠔灣的廚餘處理中心,每天只能處理約200公噸廚餘,雖然位於沙嶺廚餘處理中心即將投入運作,但每天可處理只有約200公噸廚餘。

此外,全港絕大部份食肆屬中小型,地點分佈全港各區,他直言,小店運送廚餘到小蠔灣相當複雜,不論路程及成本均是一大難題。業界曾提出在商場騰出一、兩千呎位置放置廚餘處理設施,在各區先行解決小型食肆的廚餘問題。

雖然垃圾徵費暫緩推行,但黃家和強調暫緩不等於擱置,這個討論了20年的環保議題仍然要堅持下去,只是政府應先完善垃圾徵費計劃,包括增加回收點及廚餘中心,按步就班進行,甚至可考慮按行業逐批試行。他透露,香港未來會興建大型焚化爐,落成後有望可加快廢物處理。

三無大廈冇物管 垃圾問題靠自律?

而香港物業管理協會前會長陳志球亦表示,業界對政府暫緩計劃,認為是明智決定。他指出,早前只有14個物業點參與政府的「先行先試」,但亦反映出不少問題,其中住宅居民願意使用指定垃圾膠袋僅得百份之二十,而家居垃圾中,廚餘佔百份之三十,他認為若能處理好廚餘問題,其他問題比較容易解決。

主持柯創盛問及,三無大廈如何處理垃圾問題時,黃大仙區議員楊諾軒「phone-in」道出三無大廈居民的擔憂:「因為無人去監管,到底會唔會有人隨地掉垃圾在一些公共位置,這個他們最關心,畢竟他們住在大廈內。」

陳志球亦表示,未來在三無大廈推行垃圾徵費是一大挑戰,現時已有團體提倡試行「聯區聯管」,集合一條街內的三無大廈,共同聘用一間物管公司劃一規管,產生協同效應。

其後主持再接「phone-in」電話,居於藍田公屋的林女士指出屋邨內廚餘機,不但經常壞,而且因為機口太細,在傾倒廚餘時容易弄污,衛生情況差,更發出陣陣臭味,加上全屋邨只有一部廚餘機,林女士發現經常塞爆,更形容廚餘機「可能太肥膩,食滯咗」。

就此問題,陳志球直言一個屋邨只有一部廚餘機,明顯僧多粥少,他又以美孚新邨為例,該大型屋苑合共99幢,逾1.3萬單位,到底該放置多少部廚餘機?放置位置?以及清潔衛生問題等。

《民生無小事》

中午12時至1時,《民生無小事》節目,新城「財經台」、「知訊台」、「采訊台」三台聯播

立即收聽節目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