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發現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難免感到徬徨無助,但請不要孤軍作戰,身邊其實有同行者,只要與各方共同努力,為孩子提供適切支援,自能讓他們盡展所能。
根據教育局定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是指在學習上有某些困難並需要特別教育支援,可劃分為以下九類:
類別 | 主要特徵 |
智力障礙 | 智能顯著低於一般水平,在學習和生活適應方面出現困難 |
自閉症譜系障礙 | 腦部功能有別常人,導致不同程度的語言溝通、社交發展與人際關係障礙;有偏執或重複的行為及興趣 |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 注意力、活躍程度和控制衝動的能力與同齡兒童有明顯差異 |
讀寫困難 | 學習字詞、與讀寫相關的認知能力較弱 |
肢體傷殘 | 肢體上的殘障,令日常活動受到妨礙或限制 |
視覺障礙 | 配戴眼鏡或經手術矯正後,視能較佳的一隻眼睛,仍無法達到正常程度 |
聽力障礙 | 聽覺系統任何一部分出現毛病,影響言語及溝通能力 |
言語障礙 | 發音、語言理解、說話流暢、聲線上出現問題,影響與人溝通 |
精神病 | 有多種類型,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階段的有焦慮症、抑鬱症和強迫症等 |
政府支援
當家長懷疑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可先安排相關評估,再根據需要輪候服務。家長若想有及早介入的支援,可考慮接受「第一層支援服務」(Tier 1);政府2023年9月已將此服務恆常化,同時與「到校學前康復服務」(OPRS)融合,讓有需要的學童盡快獲得訓練。協康會亦有承辦相關服務,讓有需要的學童在訓練黃金期得到合適的支援。
學校支援
訓練以外,特殊教育需要學童在學校也有一定支援,尤其當教師掌握專業知識,更能讓學習差異的孩子獲得妥善照顧,例如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教學調適、特別安排等。協康會「青蔥計劃」提供「到校專業支援服務」,到多間小學、中學、特殊學校及幼兒學校支援學生,亦提供教師培訓及學校系統支援工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協康會「青蔥計劃:http://slp.heephong.org/
家長支援
家長亦要不忘自身是學童的重要後盾,一方面配合學校教育,另一方面在家運用適切的方法,訓練及教導孩子,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協康會家長資源中心、SEN家庭學院、專業教育及發展學會(APED),均提供多元化的親職技巧課程,另外還透過家長小組,支援家長的情緒需要,減輕親職壓力,家長不妨考慮參與。
詳情:https://www.heephong.org/services-and-programmes/families/overview
公眾支援
其實,普羅大眾亦可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只要每人有正確的理念及認知,可減少誤會和糾紛,建設一個共融的社會環境。協康會一直致力增強公眾教育及宣傳,包括舉辦自閉症關注周,出版教育資源、利用社交媒體發放資訊等,讓公眾人士明白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需要及所需支援。
自閉症關注周2024:https://aaw.heephong.org/
社福支援
除了協康會外,坊間還有不少有心的機構和人士,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克服限制和困難。顧積善堂慈善基金將在4月舉辦慈善籌款活動,為「飛躍彩虹」計劃籌募經費,用作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青少年,歡迎公眾及商界企業熱心支持。
正所謂聚沙成塔,就讓我們合力,為孩子創造更美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資料來源: 協康會傳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