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人工智能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真實地闖進我們的日常,許多人開始擔心:「我的飯碗會不會明天就被AI搶走?」
最近,有位名叫Tilly Norwood的「女演員」正在影視圈掀起旋風!她不是人類,而是英國Particle6公司一手打造、充滿故事與魅力的——AI角色!她的創意推手Eline Van der Velden甚至期待她成為「下一代虛擬巨星」!
Tilly不只擁有迷人背景與多變形象,即興演出更是自然到讓人忘記她是「程式碼出身」。在社群媒體上,她已擄獲四萬多名粉絲的心,互動起來不像冰冷AI,反而像你身邊那位愛分享、會搞笑,還會陪你哭笑的閨蜜!
不過,Tilly Norwood的出現也帶來了不少爭議。好萊塢演員工會(SAG-AFTRA)就跳出來示警,擔心這類「虛擬演員」會搶走真人演員的舞台。不久將來,那些燃燒熱情、追逐夢想的演員,豈不是要跟一行行的代碼競爭?
然而,看看日本動漫界,虛擬角色早已經營得出神入化。那些閃閃發光的二次元明星,不只撐起一部部神作,還代言國際品牌、引領流行,甚至成為國家級的經濟推手!動漫產業在2023年創下約3.34兆日圓的驚人規模,創造出大量就業機會。
在這場科技與倫理的拔河中,Eline點出關鍵:Tilly不是來「取代」誰,而是創意的延伸——就像畫家手中多了一支魔法畫筆,為藝術開啟無限可能。畢竟,藝術從來不甘於靜止,AI正是它華麗進化中,最閃亮的新篇章!
AI的登場,是挑戰也是機遇。未來演員陣容裡,可能不只有會呼吸的真人,還有由代碼鑄造的虛擬巨星。這場辯論才剛揭幕,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在科技的浪潮中,為人類創意保留發光的席位。未來的影視產業會是什麼樣?說不定,正是人機聯手,共寫更多元、更動人的故事,為我們的生活塗上意想不到的繽紛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