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乳癌有年輕化趨勢,愈來愈多年輕女性面對當中的挑戰,尤其是治療過程中可能損害生殖器官,導致康復後的不孕或生育能力下降。年輕乳癌康復者May的經歷,正好帶出及早保存生育能力的重要性。確診時僅30歲,她作出雪卵的決定,不僅保留了生育機會,更是一種精神支柱,讓她在抗癌的過程中多了一分希望。如今她已成為媽媽,兒子已經兩歲了。

持續一年身體不適
May確診乳癌時僅30歲,尚未拍拖。在確診的前一年,她經常頭痛、 胃痛和發燒,看過多位醫生都找不到真正病因,並認為以她當時的年紀,排除了癌症的可能性。可是翌年卻感到胸部開始有輕微脹痛,經過多項詳細檢查後、結果顯示她患上了第一期B至第二期的乳癌。醫生表示,由於她年輕,癌細胞可能會迅速擴散,有需要盡快接受治療,先要做手術,隨後做放射治療(即電療)及化學治療。

盡早保存生育能力
為健康着想,當下她最想盡快接受治療,未必有心思考量到未來,尤其是組織家庭的細節。癌症治療中所用的化療和放射治療,有機會損害癌症患者的生殖器官,導致不孕或降低生育能力。年輕癌症患者若希望未來組織家庭,就需要與醫生商量接受生育力保存。May感恩在香港癌症基金會接受癌症諮詢服務,中心護士提醒她未婚未育,應要保存生育能力。之後在電療期間,由醫生安排下做了卵子冷藏(即雪卵)。

備孕及懷孕要停藥9個月
同時間又要做電療又要雪卵,May身體疲憊不堪,需要多加休息。完成了電療及雪卵後,就開始化療。想不到這時候緣份竟然來了!在癌症治療期間,給她遇上了另一半,並於完成化療不久後就結婚。為降低復發的風險,之後她要接受輔助治療——十年的口服荷爾蒙藥。當時她有意生育,醫生評估過身體情況後,制定具體的備孕及懷孕計劃。首先進行了兩年荷爾蒙藥治療,就計劃停藥9個月,並於3個月內進行試管嬰兒。

曾經歷頻繁點滴出血
在備孕期間,醫生建議定期透過血液檢測監測癌胚抗原和癌抗原15.3,以及多攝取有助懷孕的營養素,如葉酸和維他命C。有別於一般孕婦,醫生為May安排額外產檢項目。由於荷爾蒙藥治療可能會抑制黃體酮,而黃體酮對於安胎至關重要。因此,進行黃體酮的血液檢測非常重要。在懷孕的前三個月,她經歷了頻繁的點滴出血,尤其是在臨近農曆新年的時候。感恩醫生安排相關藥物,幫助她穩定懷孕,挽救了她和孩子的生命。順利誕下兒子,坐完月、百日宴過後,她繼續餘下的口服荷爾蒙藥治療。

患癌經歷讓她擁抱休息
患癌的經歷亦使她重新思考人生觀。「一方面學會侘寂精神,接受無常與不完美;另一方面懂得『留白』,擁抱休息。」縱使飽受癌魔煎熬,她仍然堅持追夢——成為雕塑家,已先後於德國、葡萄牙展出作品,並即將於法國羅浮宮參展。她更以「音樂休止符」作為藝術創作靈感來提醒自己:人生需要有節奏和停頓。自2021年起,她於香港癌症基金會開辦的藝術工作坊擔任導師,透過共同創作及交流建立起深厚的情感連結,為癌症患者帶來療癒與力量。

給年輕乳癌者的話:為未來保留更多選擇
根據2022年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20歲以上已開始面臨乳癌威脅。乳癌初期未必有明顯症狀,故適時檢查十分重要。女性應了解自己乳房的狀況,如有任何異常,應立即諮詢醫生意見。作為年輕乳癌康復者,May有何建議給同路人?「大家應提早諮詢醫生及相關專業機構,了解治療的副作用、接受輔導與支援等,為未來保留更多選擇。當初若非香港癌症基金會腫瘤科護士提醒我保存生育力的重要性,或許我今天無法成為一位母親。」
May回想當時,雪卵過程中雖然要同時面對疾病和情緒壓力,但她認為這確是一個重要而正確的決定,「雪卵不僅保留了生育機會,更是一種精神支柱,提醒我在抗癌過程中,人生仍有希望與選擇。」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