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三女俠|《銀色旅途》

財智三女俠|《銀色旅途》

去年特首提出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今年5月公布落實30項相關措施;而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亦繼續關注有關議題,並成立「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由政務司副司長帶領各政策局制訂對策,推動銀髮經濟進一步發展。

由林淑敏夥拍廣播界殿堂級主持盧世昌主持的《銀色旅途》,於日前正式首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65歲或以上為老年人,即所謂的銀髮族,而全球面對這個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是個不爭的事實。高盛研究報告曾指出,過去半世紀,全球平均壽命已從 62 歲上升至75歲,已開發經濟體預估壽命從72歲上升至 82歲,而新興經濟體的成長速度較快,預估壽命已從58歲上升至73歲,以150年趨勢推斷,今天出生的人平均壽命可能達110歲。

特首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發展「銀髮經濟」。

香港同樣面對高齡化問題。特首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估算,至2046年香港65歲以上人口將佔整體的36%,確實是個急切需要佈局應對的社會問題,但同樣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商機。

最近,不才接手一個「新任務」——策劃及主持一個專為銀髮人士而設的全新節目《銀色旅途》Metro Sliver。為響應銀髮經濟發展,我們希望透過節目將「銀髮經濟」定義昇華,從「消費」拓展到「生產」、「再創造」。

《銀色旅途》節目將邀請名人、專科醫生及資深社工分享人生故事與專業知識。

「消費」——是個頗易理解的層面。過去不少人認為65歲以上的長者,多是老態龍鐘,要不在公園或社區中心打發時間,就是呆在家中「過日神」;隨著社會進步,普遍教育水平提高,這種形象已徹底改變。現今的銀髮族較多受過一定的教育水平,因為社會地位及生產力亦較高;過去他們努力在社會工作,積累一定的財富卻沒有時間消費;然而退休後,這批銀髮族退下火線後有更多空餘時間,他們求質不求量,並能有效地將這些累積得來的財富轉化為新的消費實力,被視為高質素的消費群,開始不少專門針到這班中高端客戶的商機,亦因此而形成所謂的銀髮經濟圈,即所謂的「銀髮經濟」,涵蓋投資、飲食、旅遊、樂齡科技……。

「生產」、「再創造」——則是近年較流行的概念。10年前一套電影《見習冇限耆》 (The Intern) 講述老年退休男子Ben Whittaker應徵一間潮流時裝公司,並被聘成的老年實習生,正正描繪了銀髮的生產及創造力。不才很喜歡這齣電影,因為很反映社會實況。香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出生率低,導致企業出現「青黃不接」、「搶人才」的現象,銀髮一族憑著過往的經驗與智慧,即使在創新產業的崗位上,同樣能發揮所長,解決人手及人才問題,變相讓社會負擔「卸力減磅」。

新城廣播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馬浚偉親自邀請殿堂級主持盧世昌出山。

事實上,在職場上打滾多年,身邊亦不乏類似實例。就以香港的銀行業為例,一般以60歲作為退休之齡。兩三年前,不才就一口氣接到三位銀行界朋友退休的消息。起初,他們退下火線的確是比較低調,第一件事是與家人朋友周遊列國,四處旅行,又或者吃喝玩樂;一段時間過後,他們亦不再收藏自己,反而在相關行業比以往更積極和活躍。Banker A和 Banker T分別在宣佈「退休」不久後,各自重新開始他們的第二段人生,前者自組資產管理公司,繼續處理客戶投資事務;後者則打算將自己結集多年來的投資心得開班授徒,即使不再是Banker身份,但兩位Banker更不時拍攝YouTube短片,分析經濟前景,仍然in the market,只是身份轉變,專業卻不變。Banker R則有點不同路向,他告別銀行工作後,專注自己興趣,繼續「玩音響」之餘,更學作曲填詞,閒時打Golf,又或者四出遊輪旅遊,不亦樂乎,正是「銀髮經濟」的目標客。

如果將人生分為三個階段:求學時期的青蔥歲月、踏入社會工作後是「黃金年代」,那麼退休後就應該是「銀色旅途」—一段截然不同的精彩旅程!

介紹返,《銀色旅途》節目在10月4日正式首播,由殿堂級主持盧世昌先生與不才主持,而我眼中的世昌哥哥,正正就是閱歷、內涵與活力兼備的銀齡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