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你講護齒|智慧齒必知全攻略:長出來一定要剝嗎?

彤你講護齒|智慧齒必知全攻略:長出來一定要剝嗎?

智慧齒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神秘,但其實它就是我們口腔裡最後一組臼齒。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智慧齒」,通常都是因為牙齒開始隱隱作痛,或是牙醫檢查時才發現它正在冒出來。

到底智慧齒有什麼特別?一定要剝嗎?還是可以保留?以下就一步步幫大家拆解。

什麼是智慧齒?

智慧齒又稱「第三大臼齒」,一般會在17至25歲之間長出。由於這個年紀已經不算小孩,所以才會取名叫「智慧齒」。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可能有四隻智慧齒,分別在上下左右後方。

不過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有些人四隻齊全,有些人只長一兩隻,甚至有人一顆都沒有,這都屬於正常。

為什麼智慧齒容易出問題?

智慧齒最麻煩的地方在於它的位置太後,空間又有限,導致它未必能「好好」長出來。

如果生長角度不理想,就可能造成阻生,牙齒卡在牙肉或骨頭裡面,半露半藏,清潔也變得非常困難。這時細菌就容易積聚,出現蛀牙、牙齦發炎或膿腫等情況。

有些智慧齒雖然長出來了,但角度斜斜的,會頂住隔壁的牙齒,不單止自己容易蛀,連鄰近的臼齒都會受到牽連。更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下顎腫脹、張口困難或持續牙痛。

彤你講護齒-智慧齒-手術-拔牙1

智慧齒一定要剝嗎?

保留智慧齒還是拔掉比較好其實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如果智慧齒完全長出、角度正常、沒有影響清潔,且沒有引起任何不適,保留下來未嘗不可。

但現實情況是:因為智慧齒位置很後,牙刷往往刷不到,長遠來說比較容易蛀壞或引起牙周病,及早拔除反而是一個更安心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定期檢查,讓牙醫根據個人情況給予最合適的建議。

彤你講護齒-智慧齒-手術-拔牙2

什麼情況需要拔智慧齒?

智慧齒如果已經出現以下問題,就會建議考慮拔掉:

  • 持續或反覆牙痛,影響日常生活
  • 阻生牙導致牙齦發炎、紅腫流膿
  • 智慧齒或鄰牙出現蛀牙
  • 影響咬合或推擠到其他牙齒
  • 出現囊腫或嚴重感染

牙醫會透過X光檢查智慧齒的位置和角度,確定是否適合拔除。早期處理通常比等到疼痛或發炎時來得容易,也能減少併發症。

拔智慧齒的過程會很辛苦嗎?

很多人聽到「拔智慧齒」就感到害怕,其實現在的牙科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過程會先打局部麻醉,確保沒有痛楚,然後牙醫會根據牙齒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小手術。大部分人在術後只會感到輕微腫脹或不適,通常幾天內就能恢復。牙醫也會指導如何冰敷、飲食和口腔清潔,幫助加快復原。

拔智慧齒後要注意什麼?

拔牙後的頭幾天,建議避免吃太硬或太熱的食物,以免刺激傷口。保持口腔清潔很重要,但刷牙時要避開傷口位置,並依照牙醫指示使用漱口水。

彤你講護齒-智慧齒-手術-拔牙3

若出現異常腫脹、出血或劇烈痛楚,就應該盡快回診檢查。

總結

智慧齒雖然是自然生長的一部分,但它往往帶來的不只是「智慧」,還有各種潛在麻煩。

與其等到牙痛難耐才處理,不如趁還沒出現嚴重問題時就讓牙醫檢查,早一步知道自己的智慧齒情況,才能做出最合適的決定。記住!保持口腔健康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牙齒狀況。

牙科醫生 伍裕彤醫生

https://trucaredental.hk/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提供資訊之用,不包含任何邀約或招攬目的。病人應該依據自己的情況尋找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服務,建議直接聯絡相關診所。請自行小心選擇合適的牙科服務和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