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今日(19日)接受新城廣播《財知大道》節目訪問。丘應樺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政府要協助企業出海,尤其是內地企業,當局希望做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在國家雙循環中發揮作用。
丘應樺在節目中指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 將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整合統籌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資源,組成一站式平台,協助內地企業利用香港作為平台拓展海外市場。他續指, 內地有5千萬家中小企,總不能協助所有企業出海,港方會提供雙向對接,視乎企業意願及其他經濟體的需要,提供不同資訊,協助企業走出去。 而在過程中,內地企業需要在香港成立總部或分公司,利用香港投融資或上市,期間亦產生就業機會,對本港整體經濟有刺激作用。
他稱,出海專班將協同投資推廣署、貿發局及特區政府14個外經貿辦,整合資源,避免重複工作,並擴大國際網絡覆蓋,今年年底將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設立並運行新的外經貿辦,當局也考慮在其他經濟體設外經貿辦,除了東盟國家,亦會向中亞、 拉丁美洲、中歐和東歐等地發展,希望尋找更多商機。

當問到如何幫助中小企面對經濟轉型時,丘應樺指出,政府在「BUD專項基金」中新增14.3億港元撥款,並增設電商申請類別,鼓勵中小企利用電商平台升級轉型。全球電商市場規模達6萬億美元,佔全球的零售超過13%,而中國內地B2C電商佔3萬億美元,潛力巨大。另外,貿發局今年舉辦「香港好物節」,集合200多家企業及500多個本地品牌,未來將擴展至東南亞市場,冀中小企能用好平台,把握商機。
至於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的飛機回收產業,丘應樺認為,飛機拆件的商機非常大,該行業並非單一產業,零部件除了當作廢料處理,亦有機會提煉出不同金屬,且不少零件可在翻新維修後出租,有助發展飛機零部件租賃行業。
他亦表示,新加坡曾希望引進有關飛機拆件企業,而本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連接200多個航點,每日有近1千班航班升降,競爭力很強,若能爭取有關企業落戶本港,必將成為亮點,更可以輻射到大灣區,與內地成立的飛機拆件公司互相呼應。
丘應樺續指,發展有關產業的確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但最重要是本港可藉此培育這方面專才,事關世界上拆解飛機的專業工程師不多。
詳細訪問內容,請重溫 9 月 19 日,上午 8 時 30 分 – 9 時 30 分,《財知大道》節目,新城「財經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