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著香港80年代輝煌的大富豪夜總會重開僅僅兩個月便即「休業」,香港的金漆招牌再次被揶揄為「雞棚之都」不在話下,有尖東夜場股東向蘇歌爆料,其實大富豪品牌的風光開業背後只是一盤爛帳。
大富豪新管理層雖然在接受訪問時自稱是「二房東」,表示希望搞生日派對、為團體提供活動場地,嘗試將項目包裝成充滿陽光氣息的娛樂場所。但實際是,管理層很清晰自己的經營定位及策略,開業便已請來前AV天后蒼井空剪彩,「講一套,做一套」為的只是減低來自警方的壓力。
可是警方集合四部門(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西九龍總區、油尖警區及食物環境衞生署)之力幫其維持「秩序」,大富豪卻同事被偷拍到有成群美女輪流入房,就知大富豪離不開舊有色彩。
一位尖東夜場股東R哥早已向蘇歌寫包單,指這家夜場必定維持不到超過一年,只是估不到僅僅兩個月便關門大吉。原來R哥早就收到風,大富豪曾找來熟悉尖東夜場運作的老行尊幫手開業,但後來市場傳出大富豪以保證回報及幫忙辦理香港身份證方式吸引投資者,老行尊繼而再聽聞,有人向其一班內地朋友推銷大富豪項目。
老行尊一邊擔心自己名譽會受損,另一方面亦不知在內地實際多了幾多位老闆,逐決定急急抽身,實行冷眼旁觀為妙。
結果大富豪不足兩個月便「休業」,速度遠超一眾行家的預期,官方解釋是「與內地大股東的經營理念有落差,不排除對方有撤資打算」,內地大股東是誰?有幾多個「大股東」?外人無從得知,投資這類項目的小股東是否有權查詢也是一個疑問。
「機械人餐廳」unlike 金融人?
其實早年另有一間「機械人餐廳」亦是光榮開業、草草結業。據聞,這家「機械人餐廳」找來一群潛在投資者上其辦公室聽介紹座談會,而事前向潛在投資者強調,他們不喜歡金融界及傳媒界人士,口頭解釋是不希望這個優質項目公之於眾,想維持低調云云。
結果又怎樣?當然是在座談會上不斷畫大餅,吹奏如何一開十、十開百,一邊賣食物一邊賣周邊,但沒提及如何實踐盈利。蘇歌的朋友算是比一般人睇多幾份年報,力勸同行友人聽過就算,之後見到「機械人餐廳」低調結業,不禁冷眼一笑。
中港經濟面對幾十年來未遇的小冰河期,「樓神」趙國雄亦說,過去3年本港經濟呈現「L形」走勢,歷時前所未有。當市面上的民生舖買少見買,夾公仔舖越開越多,就知實業難做,夾公仔舖只需投資一萬、幾千便可以一圓做老闆夢,成為逃避現實的一種寄託。
說穿了,無論是夜總會、IP品牌餐廳、夾公仔舖,或許都只是一盤幫老闆發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