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泡泡瑪特為首,再加上老舖黃金、密雪集團及毛戈平三隻股份,被視為港股新消費F4;無他,當大家仍然擔心消費市道「內捲」,這幾隻股份憑著業務的獨特性及股價不斷創新高,升得令一眾股民「心癢癢」:一隻Labubu瞬間令泡泡瑪(9992)等竄紅,金價上升亦變相帶挈老舖黃金(6181)股價走勢,至於蜜雪集團(2097)以供應原材料的獨特優勢成功在茶飲股中跑出,毛戈平(1318)則主打高端國產品牌,在內地網上平台輕易找得到。
不才並不是討論它們的股值或股價,反而希望透過貼地角度,探究一下四間企業的成功之道。說實話,新消費F4如此受股民歡迎,其中一個原因上述公司都屬於零售股,在香港有門市店舖,比較容易「被看見」,「被看見」的確是個賣點,至少股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得到的品牌,總會有種較容易瞭解其業務的感覺或錯覺。
這些新消費品其實屬於不同賽道:潮玩、黃金、茶飲、彩妝,行業差異很大,但彼此交雜著另一個共通點— 悅己經濟。對於新世代即Z世代而言,悅己是影響消費的一個重要元素。所謂「悅己經濟」就是為一切能愉悅自我的美好東西而進行消費,有內地市場調查發現,「悅己經濟」讓不少行業如美容、鮮花、輕奢、寵物、電子產品、盲盒等帶來強勁增長。這一點輕易解釋了為何盲盒如此受歡迎,由拆盒所帶來的驚喜感和情緒滿足,再去到社交平台上的分享而獲得認同感,以至最後的收藏價值等…
毛戈平屬於高端國產美妝品牌,賣點正是妝容精緻後所帶來的自信,讓人讚賞亦取悅自己。至於老舖黃金的成功,除了黃金的實際避險作用外,更多的是消費者著意它對中國傳統美學工藝及收藏價值。這些由消費再附加得來的喜悅感,事實上已脫離了純消費的功能,直擊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及價值觀認同。
另一個共通點,是它們各自為行業的龍頭,而且擁有強大的「護城河」。又以泡泡瑪特作例子,賣點就是IP (知識產權) ,這些IP不單在泡泡瑪特自有產品出現,還被應用至聯名合作、主題樂園、數字藏品等多元化場景,推動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品牌影響力和商業價值。 再比較一下蜜雪集團,公司以極致的供應鏈控制成本,自建物流體系以降低物流成本;再以加盟模式快速擴張門店數量,在三線及以下城市擁有高市場份額,由於這種「極致」,令品牌有機會以低價吸引一批對價格敏感度高的消費者。兩者以不同的盈利模式在市場迅速冒起,令對手難以短期複製其核心優勢。
四間企業所用的商業盈利模式並不一樣:有產品門檻低但複購度高,有價單高而具獨特情,有產品溢價高的,也有透過極致提效取勝,但共通點都是承著「國潮」在各自領域做到效率及溢價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