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三女俠|育兒寶典

財智三女俠|育兒寶典

近期,某藝人太太以58歲高齡再度懷孕,成為城中一時熱話。根據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的定義,女性最適合懷孕生子的年齡為25歲到30歲之間,只要初次懷孕的年紀超過35歲就被視作為高齡產婦。35歲前生育,只是醫學上的建議是比較理想的時期,並不代表過後不宜生育。

一個頗有趣的冷知識,截止現時為止,全球有5個案例是70歲以上懷孕生產的紀錄,都屬於試管嬰兒,並且都在印度全; 2019年一名74歲印度婦人剖腹產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嬰,成為全球最高齡的產婦。

以醫學上的定義,不才當年也是高齡產婦一名,順利誕下孖胎寶寶,小姊弟已由兩個初生BB變成百厭小人兒。不才的愚見是,現今醫學倡明,科技發達,只要在懷孕期間睇緊啲、小心啲,做高齡孕婦亦不必過慮。

不過,做了媽媽,才深明養兒容易管教難的道理。對我來說,教養個非常深奧的學問,難在每個小朋友都是一條Open-ended question,沒有標準答案,也未必能把自己的童年作為參考,因為…阿媽,呢個世界已經唔同咗!

面對著兩個出世時間只差一分鐘,但性格及氣質卻大相庭徑的大細孖,作為母親,也只能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心智變化,累積相處的經驗,見招拆招,漸漸結集成自己的「育兒寶典」—愛要放手、愛要說出口、愛要換位思考,暫時是我年來累積到的「招式」。

大孖家姐很愛畫畫圖工等手作,每天都利用廢紙創作無數大大小小的畫作、摺紙及剪紙,要求她收拾或掉進垃圾桶便大發脾氣(下刪3000字)….。最近,在處理她的隨手畫作時細心看看,大部份作品都寫著「Mum & Dad, Love you」;原來有時大人眼中的無聊玩意,其實是孩子表達愛意的方式,手作是載具,心意是重點。

此後,我略略改變了做法:先樂意接受,並直接告知她由於儲存困難,擺放一段時間就要仍掉,她反而認真走過來為你精選幾個作品,其他主動棄掉。所以,愛要易地而處,換位思考。`

說到弟弟。身邊大部份朋友都知,細孖弟弟是個SEN小孩,相信只有同行者才會明白家中有這類型小孩的困難與挑戰。基於他的「高度自我」及對群體生活的不理解,他跟家人一直以來的互動不算多;在為他尋求合適訓練的幾年間,弟弟由沉默不語,到隻言片語,再到表達一句完整短句子,有次甚至主動與媽媽分享手上的水果,那怕只是紙咁薄的進步,對我來說都是他努力向前行的成果,所以,愛要放手而不放棄。

「育兒寶典」人人不同,不才經驗尚淺,期望日後有更多機會分享這些湊小孩的點滴。順道祝各位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