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也有肩頸煩惱
在我多年的觀察中,肩頸問題一直是都市人最常見的困擾。即便是享譽影壇的影后鮑起靜,也曾受這個問題所苦。鮑姐因為長期拍戲的勞損,加上年齡增長,不僅出現寒背和頸部緊繃的問題,還伴隨著持續的肩痛、腰痛,甚至經常頭暈頭痛。經過專業檢查後才發現,這些症狀竟源自於頸椎和腰椎的錯位。
鮑姐的情況其實相當具有代表性。許多人都和她一樣,習慣性地忽視肩頸不適,認為這些不過是年紀增長的正常現象,直到症狀惡化才尋求協助。事實上,無論是演藝人士還是一般上班族,肩頸問題早已成為現代都市人難以擺脫的健康困擾。
以為只是落枕?一不小心變成五十肩
遇過不少患者抱怨:「我的肩膀好痛,連舉手梳頭都困難!」但問得更深入些時,很多患者會說:「我應該是落枕了」、「可能是五十肩」,卻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一般性的肩頸痠痛,還是已經發展成更嚴重的肩周炎或五十肩。
三者雖然成因和症狀相近,但仍有程度和恢復期的差異,一旦沒有在初發期內正視,便會逐漸演變成難纏的痛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了解痛症出現的原因,才可以對症下藥,及時止損。
從專業角度來看,肩頸問題可分為三個層次。最基本的肩頸痛通常表現為局部痠痛和僵硬感,經過適當休息後往往能獲得緩解。然而,如果持續忽視這些徵兆,症狀可能演變為更嚴重的肩周炎。這時患者會感受到持續數週甚至數月的疼痛,特別在夜間更為明顯。
如果肩周炎沒有好好處理,就會進一步發展為俗稱的「五十肩」——關節囊及周邊肌肉會出現纖維化和增厚的情況,嚴重限制肩關節的活動。這種症狀多見於40-60歲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女性和糖尿病患者更應特別注意。

電子產品惹的禍
大多數肩頸問題都與頸椎健康密切相關。現代人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長期保持低頭、前傾等不良姿勢,導致頸椎失去原有的生理弧度。使得頭部重量無法均勻分散,直接加重頸椎負擔,引發周邊肌肉的緊張和疼痛。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精神壓力。龐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衡,使肩頸肌肉持續收緊。此外,過度運動、創傷,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都可能加重肩頸問題。

舉手不過頭,要密切注意
肩周炎初期症狀不明顯,如果患者無法將手舉起至過頭位置、手臂無法從腰部伸至背部高度或手肘屈曲撫摸後頸時感到痛楚,就有患上肩周炎的可能。
肩周炎不像一般的肩頸痛,可以透過調整姿勢、運動和按摩就能改善。如果涉及到頸椎錯位或駝背,就需要專業的脊柱回正技術。本中心過往正是透過「骨骼重建療程」,幫助了大批希望尋求自然療法的患者,以非手術、零侵入式的途徑解決脊柱問題帶來的痛症影響。我們會先透過3D骨骼肌肉分析儀,準確測量骨骼歪斜、肌肉拉扯繃緊以及活動姿勢等情況,然後因應患者身體反應,使用專業手法在他們的神經區施以溫和的技術,從而刺激大腦神經,提供骨頭要正位的信息,以調正全身骨骼。其中最快見效的就是患者的肩頸痛會逐漸消失,左右轉動的幅度可增加至一百八十度。不少經常需要使用電腦工作的患者,例如平面設計師、行政助理等,都在接受療程後逐漸康復。
紓壓同樣重要
肩頸問題不容小覷,一旦掉以輕心,分分鐘連穿衣、刷牙、梳頭等簡單的動作都無法進行,如果出現上文提及的症狀,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除了常見的診療方法外,自然醫學的「骨骼重建療程」也能助患者以無痛無害的方式尋找病因,快速舒緩肩頸痛症。不過在治療以外,患者也要注意維持良好坐姿、睡姿,日常適度活動肩頸,學習放鬆減壓,方能多管齊下,鞏固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