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疾病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研究顯示高達85%的成年人曾經歷腰背痛。面對這個常見的健康問題,準確區分急性與慢性痛症對於及早對症下藥十分重要,因此醫生需先辨識或排除相關危險信號,再安排適當的檢查及治療。大多數個案屬於非特異性背痛,即難以單憑病歷及問診判斷腰背痛的來源,需要通過詳細評估和檢查以確定成因。臨床上,除了藥物治療外,物理治療不僅能有效緩解症狀,更可預防問題復發。

主持: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養和醫院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復康科專科醫生周志平醫生,一起探討脊椎問題及其復康治療。周醫生,脊椎問題現在是否已成為一個普遍的健康問題?患者通常會有何症狀?
醫生:脊椎問題涵蓋了頸痛和腰背痛,已成為現代人不容忽視的健康課題。研究顯示,約85%的成年人一生中都會經歷至少一次腰背痛,隨年齡增長,發病率會更高。而患者的症狀表現也各有不同。有些人可能只是感到輕微的痠痛或不適,但也有可能隨時間逐漸加重。
主持:根據周醫生的經驗,是否可以將腰背痛分為急性和慢性?如果沒有適當處理急性問題,會否演變成慢性痛症?
醫生:急性和慢性腰背痛的分別主要在於症狀的持續時間。急性腰背痛通常是突然出現,且痛感劇烈,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可能只消幾天至一兩個月便漸見改善;若疼痛持續超過兩至三個月,便會歸類為慢性腰背痛。

主持:既然如此,導致腰背痛的成因是否多種多樣?我們能否將這些成因進行分類?
醫生:背部由多個組織構成,包括皮膚、肌肉、骨骼、韌帶,以及神經等。任何組織的異常均可能引發疼痛,然而,約九成的腰背痛屬於非特異性,醫生難以單靠查問病歷及問診而百分百判斷其痛因。相較之下,約10%的患者屬於特異性腰背痛,例如因跌倒導致的骨折或神經壓迫引起的坐骨神經痛。
主持:針對這些非特異性的情況,是否可能由姿勢不良、經常搬重物等因素誘發?
醫生:這些因素確實可能誘發疼痛,但未必是直接病因。我們需要通過專業的臨床檢查與病史分析,排除高危因素後,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檢查。
主持:如果腰背痛症狀持續無法緩解,是否可能對生活或健康造成影響?
醫生:一般而言,如果疼痛能在兩三天內自行緩解,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相對不大。然而,若疼痛持續並逐漸加重,甚至引發腿部無力或麻痺,則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需及早檢查和治療。
主持:當患者因腰背痛就診,醫生一般如何進行診斷和評估?
醫生:首先,要了解患者背景,包括年齡、職業、症狀出現的方式,是逐漸加重還是突然發作,疼痛部位及持續時間等,還需評估是否有伴隨其他症狀,例如雙腿麻痺或無力。另外,詢問病歷及篩查危險信號,都是診斷的重要部分,例如是否曾有骨質疏鬆、跌倒或外傷,是否有發燒、全身不適、癌症病史,或需長期使用類固醇等情況。對於這些高危患者,我們會安排更詳細的檢查。
主持:在初步問診之後,影像學檢查是否必要的診症程序?

醫生:我們的首要步驟是詢問病史,隨後進行臨床檢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腰部是否有特定部位在施壓或觸摸時出現劇烈疼痛,並評估背部的活動能力,例如前屈、後仰等動作會否引發劇痛。醫生也會檢查患者雙腿的神經狀況,觀察是否存在緊繃、神經功能下降(例如力量或感覺缺失)以及神經反射的異常。如果有這些情況,我們會建議進一步檢查。
主持:那具體會進行哪些檢查呢?
醫生:一般來說,病史詢問和臨床檢查通常需要15至20分鐘。如果患者沒有危險信號,且檢查沒有發現異常跡象,我們通常可以診斷為非特異性背痛。在這種情況下,通常不需要立即進行影像檢查。我們會考慮為患者處方止痛藥,觀察是否有逐漸好轉的跡象。但如果患者有明顯的危險信號,如持續且嚴重的疼痛,或者臨床檢查發現異常,則需要進一步檢查。特別是曾經意外受傷或碰撞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X光檢查。如果情況較為嚴重且X光不足以清晰顯示的話,則可能需要進行CT(電腦斷層掃描)或MRI(磁力共振)檢查。
主持:您剛提到的三種檢查,是否會根據患者的嚴重程度和不同情況而決定?
醫生:是的,每種檢查都有其優點和缺點。X光檢查是一種常見且價格相對便宜的檢查方式,許多醫療機構也能提供,但它涉及輻射,因此如果患者沒有危險信號且檢查無異常,我們會建議避免進行X光檢查,特別是生育期的婦女。CT掃描同樣有輻射,但它能更清楚地顯示骨骼及鈣化組織的結構,適用於懷疑骨折或骨骼病變的患者。相比X光,CT的成本更高。MRI(磁力共振)則無輻射,適合孕婦等特殊群組,能詳細顯示骨骼結構和軟組織(如椎間盤、韌帶及神經組織)的狀況。檢查時間較長(通常需30至45分鐘),價格也較高。對於有神經功能缺損的患者,MRI是最有效的檢查方法。
主持:對腰背痛的患者,盡早進行MRI檢查是否最好的選擇呢?

醫生:MRI檢查非常靈敏,可以提供脊椎結構的詳細影像。但需要注意的是,MRI所顯示的變異不一定與患者的腰痛症狀一致。有研究顯示,在60歲以上、沒有不適症狀的人群中,大約50%至60%的人進行腰椎MRI後顯示椎間盤突出或退化。然而,這些變化可能只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現象,未必是疼痛的原因。因此,在未經全面康復治療前,不建議患者貿然進行MRI檢查或其他侵入性治療。
主持:周醫生,既然提到復康治療,是否只要患者的腰痠背痛消失,復康就算達成目標呢?
醫生:消除疼痛固然重要,但我們更需要排除潛在的嚴重病因。因此,對於一些相對年輕、且患有非特異性腰痛的患者,我們通常會建議使用止痛藥,並配合物理治療。根據統計,超過90%的患者可以在一個月內改善病情。但對於持續性疼痛或年長患者,我們會更謹慎地觀察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的效果。如果症狀一直未見改善,我們會進一步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更嚴重的病因。
主持:如果背痛長期未見改善,有些患者會自行購買坊間的止痛藥或者服用醫生之前處方的藥物。在服用這些藥物時,有甚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嗎?
醫生:使用止痛藥時,最重要是能有效緩解患者的不適。一般來說,市面上能夠自行購買的止痛藥,如撲熱息痛,安全性相對較高且副作用較少。而另一類常用的止痛藥是非類固醇消炎藥,但當中大部分也需要醫生處方才能使用。對於年輕且肝腎功能正常的患者,這類藥物通常是安全的;但如果患者年齡較大,或已有腎功能衰退等情況,自行服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帶來風險。因此,醫生一般並不建議患者自行購買非類固醇消炎藥。如果患者痛症嚴重得無法正常活動,可能還需要使用嗎啡類止痛藥,這些藥物需要在醫生監督下使用,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副作用和依賴性。
主持:是的,所以我們需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自行購藥服用,因為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還是需要由醫生評估並指導用藥。最後想請教,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物理治療是否對腰背痛也有幫助?
醫生:是的,物理治療對背痛患者非常有幫助。對處於急性疼痛期的患者,物理治療師可以使用如熱敷、超聲波等方法以緩解症狀。此外,長期而言,物理治療師還會設計能針對患者症狀的運動方案,以增強核心肌群和四肢肌肉力量。這不僅有助於減少疼痛,也能降低復發的可能性。
主持:非常感謝周醫生今天的詳細分享,相信這些專業建議對受腰背痛困擾的朋友很有幫助。希望大家在出現症狀時能及時就醫,獲得適當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