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對糖尿病和慢性腎病這類慢性疾病,市面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偏方」和誤解,例如普遍人覺得腎病 =「腎虧」,以為只要控制飲食、減肥就不需要用藥,年青一代更加覺得慢性病離自己很遠!這些謬誤不單止無助病情,還可能令病情加重,惟偏偏信奉者眾。一般人寧願相信偏方也不願接受真相,因為偏方往往誤導公眾有不藥而癒的僥倖,今集由腎病科專科潘家欣醫生逐一拆解這些迷思,幫助大家更正認知,好好保護腎臟健康!
年輕健康就無需擔心糖尿病和腎病? 潛在風險不能輕視
40歲以下的人士容易自以為年輕健康,沒有病徵,就代表自己不會患上糖尿病或腎臟問題。其實生活健康並不代表完全沒有風險,尤其是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士更加要份外留神。潘家欣醫生提到,有些人甚至錯誤地以為每天喝果汁是健康的,卻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的糖分,或者以為勤做家務就等於運動,這些錯誤的認知可能導致忽視潛在的健康問題。而早期糖尿病和慢性腎病沒有明顯症狀,因此需要定期檢查以防患未然。
慢性腎病 ≠ 中醫「腎虛」
腎虛等於慢性腎病?護腎食物可以預防腎病?坊間經常提到的「腎虧」或「腎虛」是中醫的概念,與西醫中的慢性腎病並不等同。中醫所講的腎虛包含人體多個系統,例如生殖、泌尿和內分泌系統等,而慢性腎病是指腎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因此兩者的概念並不完全一致。潘家欣醫生提醒,隨便服用坊間所謂的「補腎」藥物,反而有可能加重腎臟的負擔。而尿頻可能是慢性腎病的症狀之一,但也有可能是泌尿系統問題所致,不能單靠這些症狀自行判斷病情。
只要肯戒口就不用吃藥? 戒口不等於完全控制病情
很多糖尿病患者會認為,只要戒食甜食、碳水化合物或水果,就能夠完全控制糖尿病,甚至不需要用藥。潘家欣醫生指出,飲食控制的確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部分,但並不等於無需用藥。治療目標是通過飲食和藥物雙管齊下,達到穩定血糖水平。如果病情較為嚴重或飲食控制效果有限,單靠戒口不一定能達到理想血糖值。
用藥會上癮?藥物不會令人上癮
有些患者誤以為糖尿病藥物會導致上癮或依賴,因此擔心一旦開始用藥就要用一世。潘家欣醫生解釋,調整藥物劑量是根據病情的變化來決定,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最終都需要注射胰島素。在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和及早用藥的情況下,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減少或停用某些藥物。
長期用藥會傷肝腎? 合理用藥有助保護腎臟
部份患者認為長期用藥會損害肝腎功能,事實上,根據醫生指示合理使用藥物對肝腎的風險影響較低,現時更有部份藥物可以減慢腎衰竭的速度,有助保護腎臟。潘家欣醫生提醒,糖尿病和高血壓本身就是慢性腎病的高危因素,與長期用藥無關。患者根據醫生指示用藥,並定期檢查肝腎功能便能有效減低風險。
食素可以控制糖尿病和腎病? 均衡飲食才是關鍵
有些人以為腎功能不足就要戒蛋白質,或者認為吃素可以控制糖尿病和慢性腎病。潘家欣醫生指出,低蛋白飲食在某些腎病階段的確有助於延緩病情,但必須在醫護人員建議下進行;胡亂戒口亦會導致營養不足,反而衍生其他健康問題,因此均衡飲食和適量攝取優質蛋白質才是保護腎臟健康的關鍵。
如有任何關於您的治療的疑問,請向您的醫生或藥劑師查詢。
以上資訊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全力支持。
HK-11092 Nov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