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一定比老年人健康?未必!不少年輕人自恃年輕,就養成不良生活習慣,長遠種下患上癌症的誘因種子。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2020年數據,在20至44歲這個年齡層裡面,分別有740位男性及1,870位女性不幸患上癌症,而鼻咽癌及乳腺癌分別是年輕男女中最常見的癌症。
傳統以來,癌症都是屬於比較年長人士的疾病,即使在2023年的今天,癌症病人歲數的中位數依然是60至70歲。
但有西方國家研究顯示,癌症出現年青化的趨勢,甚至有報告指出,40歲以下的癌症病人,由1970年至2010年,已增加百分之三十多,反映現時不單止愈來愈多人患上癌症,癌症患者亦愈來愈年青化。
根據WHO旗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不到50歲罹癌的早發型癌症有增加傾向。研究團隊發現,包括乳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胃癌、膽管癌、膽囊癌、頭頸癌、腎臟癌、肝癌、胰臟癌、食道癌、攝護腺癌、骨髓癌、甲狀腺癌等14類癌症,在44個國家的癌症登記紀錄中均有癌症患者年輕化傾向。
有學者指出,癌症年青化的主因與日常生活習慣有關,特別是肥胖。有很多研究顯示,肥胖可直接增加患上癌症風險,情況在已發展國家特別明顯,所以有些國家在國策上,從小孩階段已鼓勵控制體重,減少因肥胖引發的疾病,包括癌症,從而減輕醫療上的開支。
其次就是飲食問題,年輕人喜歡在街外用餐,往往多肉少菜,或過度進食不健康食品,例如加工肉製品,煙草,酒精,味精等等,都會增加患上大腸癌或其他癌症的機會。
另外,正值在事業奮鬥階段的成年人,同時要面對不少生活壓力,不論在經濟上,家庭上,婚姻上,都可能要面對不少挑戰。
研究顯示,長期處於過度的精神壓力之下,可引發免疫系統失調,令身體防禦疾病能力減弱,令癌細胞任意生長。除此之外,精神壓力亦會令荷爾蒙失調,產生過量生長激素,令部份癌細胞不受控制地分裂,引發腫瘤出現。
鳴謝:謝耀昌醫生
臨床腫瘤科
編輯:何蒨雯
癌症治療|40歲男演員耳鳴、頭痛以為壓力大 醫生證實:已患第三期癌症
先分享一個個案:40多歲的演員Sam,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一個叔公輩和一個表哥都患過鼻咽癌。但因為本身是一個大家族,親戚眾多,Sam對於當中兩人有同一種癌症並沒有太在意,直至去年初,他漸漸察覺自己聽力有少許不清,且有輕微耳鳴。
Sam懷疑是壓力所致,又擔心是因使用電腦時間太長,因此即時減少上網,又盡量放鬆心情。但卻未能見效,他耳鳴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最後更引起了頭痛。耳鼻喉科醫生替Sam做了鼻咽內窺鏡檢查,隨後再做磁力共振及抽取活組織檢查,證實他已患了第三期鼻咽癌,轉介至腫瘤科醫生。
腫瘤科醫生詳細了解病情後說,由於他鼻咽的腫瘤已擴展至顱底骨,所以會引發頭痛。Sam聽後十分擔心,既擔心鼻咽癌能否治好,也憂慮治療的副作用會否引致他將來長期口乾,影響他再踏舞台。經過醫生和他商談和解釋,他終於同意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整個療程約半年,現今Sam已康復,工作和生活大致如常。
其實,鼻咽癌由於在香港個案較多,經過多年來累積經驗,治療成效也是全球最好的地區之一。但先決條件是未出現廣泛擴散,而患者又肯相信醫生,接受正規的治療。
根據2021年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鼻咽癌新症有772宗,當中男性558宗,女性214宗。發病的高峰年齡為50-60歲,而在2021年共有211名年齡介乎50-59歲的鼻咽癌新症患者,所以這病絕非只影響年長人士。
現時我們已知道,引起鼻咽癌的最大源頭是一種EB病毒。這病毒的感染途徑和一般過濾性病毒相似,甚至有理由相信可能很多人已經接觸過這種病毒,但視乎個人體質,不一定每個人接觸它之後都會有症狀。此外,鼻咽癌也和吸煙、飲酒等有關。
由於鼻咽深入頭顱中央,早在四、五十年前開始,鼻咽癌已經主要採用放射治療(即電療)去根治。尤其早期發現的鼻咽癌,一般都以放射治療及化療醫治。現今的電療技術,已經可以將輻射盡量集中喺鼻咽腫瘤的位置!比起三、四十年前的放射治療技術,可以大大減低病人接受治療後的副作用。若經過放射治療及化療效果未如理想,則可能轉介耳鼻喉科醫生進行鼻咽的切除手術。
整體來說,鼻咽癌若能及早介入治療,例如第一期或第二期便開始,現時根治的機會高達八、九成,主要就是得力與近年發展的精準放射治療,以及大家對鼻咽癌的意識提高,能在較早期發現。
鳴謝:李兆康醫生
臨床腫瘤科
編輯:何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