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通過「1+」創新藥物 和黃醫藥望「呋喹替尼」惠及基層病人

首個通過「1+」創新藥物 和黃醫藥望「呋喹替尼」惠及基層病人

近日,本港通過首個「1+」機制註冊的創新藥物「呋喹替尼」(fruquintinib)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並列入「專用藥物」類別。創新藥物是癌症患者的治療希望,但過去創新藥註冊及進入安全網並不容易,而「呋喹替尼」是首個直接進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專用藥物」類別的創新抗腫瘤藥物,可減輕癌症病人的藥物上的經濟負擔。

癌症是本港最常見的疾病殺手。根據衛生署的數據,2019年癌症的死亡人數達到約33,000人,佔本港所有死亡人數的近三分之一,當中以乳腺癌、肺癌和大腸癌為最常見的癌症類型。隨著人口老化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癌症的發病率仍在上升,2021年便有三萬多宗新症。

創新藥物是癌症患者的治療希望,能夠針對特定的癌細胞或其微環境進行干預,還有望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命。但過去創新藥註冊及進入安全網並不容易, 導致不少病人陷入「有藥冇得用」、「有藥冇錢買」的困境之中。

首個通過「1+」創新原創藥物

「呋喹替尼」是由本土創新藥企業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的大腸癌新藥,於 2018 年首次在中國內地獲批上市,並透過去年底生效的「1+」機制於香港註冊上市。得益於新的註冊機制,以及在政府、藥廠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呋喹替尼從提交註冊申請到獲納入「專用藥物」,僅用時 11 個月,打破常規,成為創新藥加速惠及患者的先例典範。

在「原創新藥惠及病人」發布會上,同路⼈同盟(Cancer Patient Alliance)主席陳偉傑先⽣指出,過去受限於藥物註冊及入藥機制,創新藥平均需要 23 個月才能進入安全網,且只有少數符合嚴苛篩選條件的病人才可獲得資助使用。而要成為醫管局藥物名冊的「專用藥物」,更是遙遙無期。「 註冊慢」、「入藥難」令不少病人只能望藥興嘆。

他表⽰:「腸癌是⾹港第⼆⼤常⾒癌症。看到『1+』機制下⾸個批准的抗癌藥物獲納⼊藥物名冊專⽤藥物,這令⼈感到⼗分⿎舞。這不僅意味著患者可以獲得重要的治療選擇,⽽且對於不幸患有癌症等嚴重疾病的患者和其家庭來說,納⼊藥物名冊也將令他們的負擔⼤⼤減輕。」

健康-醫療科技-創新藥物-呋喹替尼-和黃醫藥

和黃醫藥(00013)獨立非執行董事、內科腫瘤科專家莫樹錦醫生表示,「1+」機制令香港比歐盟、英國及加拿大等更早引入該藥物,價錢比歐美同類藥物更平,從而讓病人負擔大幅減輕。對於患者急需的創新藥物,政府在符合成本效益的前提下,能夠簡化入藥程序、加快入藥速度,是一個令人鼓舞的開端,希望未來成為更多創新藥物註冊及入藥的範例。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政府去年推出的「1+」藥物審批機制,即對用於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的新藥只需要一張藥劑製品證明書(CPP)便可以申請註冊,對於加快引入新藥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指未來會繼續在立法會推動進一步優化入藥程序,並建議本港入藥可以參考國家藥監局及醫保近年來的創新改革,盡早引入國家創新藥物,讓病人及早可以得到合適的治療。

「1+」機制及「呋喹替尼」在⾹港獲批

香港政府於2023年10月公布新的新藥審批的「1+」機制,同年11月1日正式生效。該機制容許用於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的新藥,在符合本地臨床數據支持等要求,並經本地專家認可新藥的適用範圍後,須提交一個(而非原來的兩個)參考藥物監管機構的許可,便可以在香港申請註冊。

健康-醫療科技-創新藥物-呋喹替尼-和黃醫藥

基於國家藥監局的批准,以及在⾹港當地的臨床數據,呋喹替尼於2024年1月取得⾹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批准在⾹港註冊使⽤,⽤於治療經治的成⼈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並成為「1+」機制下⾸個獲批在港註冊使⽤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