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育|大熊貓大揭祕 關於大熊貓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動物保育|大熊貓大揭祕 關於大熊貓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海洋公園即將從內地迎接兩隻大熊貓,而「盈盈」誕下的龍鳳胎健康漸趨穩定。大熊貓成為全城熱話, 你對此物種的認識是否只有「四川」、「黑白色」、「竹子」和「睡覺」?一齊揭開牠們的神祕面紗!

大熊貓是中國獨有物種,曾廣泛分布於長江、黃河及珠江的流域,但現時只限於四川、陝西和甘肅三個省份。海拔較低的森林隨着人類發展而縮減,以致大熊貓集中在至少1,200米高的山上生活,高度超過香港太平山的兩倍。

生活-海洋公園-動物保育-大熊貓

山上的森林清涼潮濕,這些深山大俠既有厚厚的毛髮保暖,皮膚上也有薄薄油脂以便防水,無懼風雪,就算氣溫降至零下10°C也不怕!雖然大熊貓的毛髮並非綠色,但根據野外研究,黑白色毛髮亦有助牠們於四周的密林和積雪中隱身。大熊貓一般在出生後一至兩周才長出黑毛,所以近日大家看見的「港產」龍鳳胎身披粉嫩皮膚,只有稀疏的白毛。陝西省秦嶺地區有部分野生大熊貓由於基因變異,毛色不是黑白配,而是罕見的啡白配,令大熊貓更添神祕色彩!

生活-海洋公園-動物保育-大熊貓

大熊貓的糞便竟然是綠色!牠們本屬於肉食性動物,卻演化成以竹為主食。只要氣候合適,竹子就能快速蓬勃地生長,四季常綠。這種特殊習性讓大熊貓較易覓食,又能減少與其他動物競爭。不過牠們依舊保留肉食性動物的消化系統,例如無法完全消化竹子內的大量粗纖維,故糞便呈墨綠色,仍有一條條可見的纖維,不會臭氣熏天,反而散發陣陣竹子的清香味!

生活-海洋公園-動物保育-大熊貓

竹類植物分為多個物種,在不同山系生活的野生大熊貓所吃的物種也不同。牠們亦會因應季節變化,食取營養較豐富的部分,春夏季吃竹筍,秋季吃竹葉,冬季則吃竹桿。除了主食,野生大熊貓會偶爾吃小量「配菜」,包括其他植物、蜂蜜、竹鼠或死去的動物。

生活-海洋公園-動物保育-大熊貓

為了吃竹子,大熊貓也自備「餐具」!牠們的前掌不但有五趾,腕骨還演化成第六趾,又稱為「偽拇指」,組成可以緊握竹子的結構。大熊貓的顎部也強而有力,咬肌發達,演化出與草食性動物相似的大臼齒,方便咬斷和碾磨竹子。

生活-海洋公園-動物保育-大熊貓

既然竹子難消化,蛋白質又少,大熊貓需大量進食才能攝取足夠營養。「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成年大熊貓每天花長達14小時覓食,把握其餘時間休息,進入夢鄉,降低身體的代謝率以減省能量消耗。雖然平日大家看見的大熊貓相片都在日間拍攝,但大熊貓也可以做「夜貓子」,於晚間活動。

生活-海洋公園-動物保育-大熊貓

大熊貓的特色豈止如此?請繼續留意海洋公園發布的資訊,關注全新的香港大熊貓Instagram官方專頁(@pandahk_official)!

圖片來源:海洋公園、Timothy Yip 、Matt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