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影響人體新陳代謝、成長及發育,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當甲狀腺出現異常,導致身體甲狀腺素過高或過低的話,便會對日常生活帶來困擾。「甲亢」的話會手震、失眠、眼球突出;「甲低」的患者則會感到疲倦、嗜睡等。當患者考慮手術時,卻擔心頸部會留下長長的疤痕,有損外觀。幸而現時已有不同的手術方式,適合不同病情及考慮的患者。
Tag: 疾病資訊
長期1動作加劇頭痛頸痛 吃止痛藥都無效
經常頭痛,需要頻繁服用止痛藥,劑量更是逐漸增加,千萬不可忽視!脊醫王俊華指出,持續性頭痛若由頸椎問題引起,單靠止痛藥無法根治,甚至可能因延誤治療而導致頸部肌肉鈣化,不僅限制頸部活動,使頭痛與頸痛加劇,還會壓迫周圍神經,引發頭暈、麻痺等症狀。
搶救腦中風「黃金八小時」|養和腦神經外科中心主任梁嘉銘醫生
中風是香港的第四大致命疾病,平均每年奪去三千多條性命,亦是導致永久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風可分為兩大類型:出血性中風(腦出血)與缺血性中風(腦血管梗塞),後者在香港較常見,治療的關鍵在於盡快恢復血流。惟一旦患者腦部缺血時間過長,醫生決定治療方案時,除了考慮可以挽救的腦細胞情況外,更要評估長時間缺血後突然恢復血流,反而導致出血的風險。因此,中風治療除了分秒必爭外,也需要謹慎準確。
強迫症等同完美主義?|養和精神科專科潘佩璆醫生
你會常擔心家中門窗未關好或爐火未熄,因而反覆折返和檢查嗎?或明知身體或家居是整潔的但仍不停清潔打掃?當這些行為影響到日常生活,便可能已經超出單純「愛乾淨」或「追求完美」,甚至可能與強迫症相關,是一種需要正視的精神科疾病,及早識別和尋求適當幫助,令生活質素得到改善。
ADHD學童學習攻略|養和醫院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專科黃勵燕醫生
常言道:「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倘若小朋友患ADHD(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父母更面臨重重挑戰。當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挫、行為難以捉摸,家長或許會感到無力,甚至影響親子關係。然而,這些看似「不聽話」的行為,背後往往是孩子努力適應與渴望被理解的訊號。從理解ADHD學童的獨特需求出發,父母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學習,促進親子間的信任與連結,幫助孩子在學習路上穩步前行。
運動有利自閉兒發展 提升專注/調適情緒/服從指令
隨着越來越多兒童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以及讀寫障礙,社會各界人士對特殊學習需要(SEN)兒童的關注度也隨之而提升。這些特殊需要不止影響了兒童的學習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參與體力活動(Physical Activity)。研究顯示,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參與運動及體力活動的時數,遠低於其他同齡兒童。到底應如何鼓勵特殊學習需要兒童,才會多參與運動及體育活動呢?
養和癌症中心推院內「全方位癌症基因組檢測」 基因及染色體雙重解碼 引導個人化癌症治療
養和癌症中心(養和)現時是全港唯一私家醫療機構齊備「基因檢測」及「細胞染色體」雙重分析的高端設備及專業技術,將可檢測基因突變的「綜合性癌症基因組學檢測」(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 CGP)及破解染色體異常的「細胞遺傳學」(Cytogenetics)應用至臨床服務,為解構腫瘤及其發病機制提供關鍵線索,由患者確診至開展治療,甚至在復發階段「抽絲剝繭」,不但有助斷症及評估預後,為病人度身訂造針對性治療,並有效監察療效及抗藥性,實現基因及染色體雙重解碼,引導個人化治療
深近視小心飛蚊症 恐視網膜穿窿致盲
飛蚊症有可能是視網膜脫落的先兆,若不正視可致盲!近日經常以太陽眼鏡示人的古天樂,原來右眼視網膜「穿咗兩個窿」,導致嚴重的飛蚊症,有計劃進行手術解決問題。香港桌球「一哥」傅家俊幾年前亦曾因患上飛蚊症,左眼一度經歷逾200黑點的情況,接受激光手術過後,情況有所改善。究竟飛蚊症有何症狀?那些屬高危人士?
單靠跑步減肥唔Work 做埋2件事快啲瘦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汗流浹背的日子,實在讓人難以掩飾身形,減肥成為不少人的追趕目標。然而,有些人頻繁運動卻成效不彰,可能是因為他們選擇了效果有限的運動方式。註冊臨床營養學家及脊醫王俊華指出,減肥的關鍵在於消耗量大於吸收量,以下是一些常見但效果不佳的運動方式,以及提供更有效的建議。
自閉兒失控打爆電視機 專家教4招拆解情緒炸彈
早前有報道指張致恒家中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因為情緒失控而打爆電視機!其實自閉症幼童在情緒調控方面與一般兒童有顯著差異,這主要源於其感官敏感度、社交理解能力及情緒表達方式的不同。他們通常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弱,容易因預期外的刺激或社交互動的挑戰而產生情緒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