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對策

從四月初的「對等關稅」,到一周後的暫緩實施九十日,再到五月初中美協議達成初步共識。市場只在短短一個多月中,從呼天搶地的境況迅速回到歌舞昇平的狀況,劇情進展得如斯急速,叫人驚訝 ! 能在市場波動時有所把握的投資者自然喜上眉梢,既能實踐股神的教誨:”別人恐慌,我貪婪”,又可以財富增值,絕頂威風。股票市場參與者現時雖然並沒有就未來可能出現的一些情景,呈現出任何明顯的共識,但如果完全假設情況一如概往的話 (貼地些說 : 當無事發生過!),又未免太過樂觀了。正如前文所言,神仙打架,凡人難免遭殃。

閱讀更多

HIBOR急跌 H按優勢更為明顯

本港大多數供樓人士均使用浮息按揭,即P按及H按。現時P按一般以P-1.75%(P=5.25%)計算,實際按息為3.5厘;而H按則以H+1.3%計算。自5月8日起HIBOR逐步下跌,近日更跌破1厘(截稿日HIBOR報0.59厘),即H按實際按息已跌穿2厘。

閱讀更多

美元霸權沒落的後果:從歷史經驗透視系統性風險

際貨幣體系變遷史揭示出殘酷的規律性現象:儲備貨幣地位的喪失從非溫和漸進過程,而是伴隨劇烈的結構性斷裂。1930年代金本位制的崩潰導致全球價格工資螺旋式收縮,大蕭條將世界推入深淵;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美元與黃金脫鉤引發的連鎖反應,使得1970年代成為「滯脹」與石油危機的代名詞。這些歷史案例共同呈現兩大特徵:首先是流動性危機的自我強化機制,其次是避險資產的極端價格波動。

閱讀更多

物業是資產?還是負債?(上)

香港樓價就算由高位回落,都唔會叫平,投資價值仍是不高,但如果自住,又不是不能考慮。但老土講句,大家要量力而為,不要太勉強上車,加息週期要考慮負擔能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