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大學  45周年校慶音樂會  平凡不平凡

香港恒生大學  45周年校慶音樂會 平凡不平凡

香港恒生大學由1980年恒生商學書院走至今日,一直肩負重任為香港培育不少優秀人才建設社會。今年是大學45周年校慶,為迎來這個重要的里程碑,以及為「校園策略發展基金」籌款,恒生大學將於9月18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45周年校慶「不一樣的平凡」音樂會,誠邀公眾人士、師生、校友與大學一同見證這個意義不凡的時刻。

「校園策略發展計劃」為香港恒生大學籌款,支持校園復修及未來擴建計劃。

平凡因付出而精彩,能將一件最普通的事做得比別人好,就是「不一樣的平凡」。

2023年,由一群來自不同界別的香港恒生大學持份者,憑着不懈的努力、眾志成城的付出,攜手成就「不一樣的平凡」音樂會。恒生大學今年再接再厲於9月18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不一樣的平凡」音樂會,這一切源於戮力同心的凝聚力。音樂會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袁天凡博士說︰「音樂會能成功凝聚各方面的支持,不但凝聚大學與師生的互動和參與,更能成功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來表演,這正展現大家支持恒生大學的辦學宗旨。作為非牟利私立大學,凝聚社會資源支持大學發展是非常重要,音樂會正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校董兼音樂會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潘燊昌博士亦大表認同,他說︰「為了恒生大學,何順文校長、袁天凡博士、其他嘉賓及我也願意粉墨登場表演,我們雖然不是專業的表演者,但大家齊心一致為大學出力,透過練習加深對恒生大學的感情及歸屬感,這亦感染我們身邊的朋友及音樂會的觀眾,希望透過音樂會凝聚社會大眾的支持。」

齊心推動大學發展

常言道:「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要舉辦一個音樂會,潘燊昌博士及袁天凡博士異口同聲表示的確不是一件易事,潘博士更直言滿有壓力,因為上屆順利舉行,觀眾會對音樂會充滿期望,然而這正是自我推動的動力。袁博士亦說︰「我們希望觀眾能覺得音樂會值回票價,為此各位表演者,包括不擅表演的我也努力練習,從中也提升自己,發掘自己另一種潛能。」

袁博士及潘博士支持恒生大學不遺餘力,袁博士稱與恒生大學淵遠甚深︰「我的太太李慧敏博士曾擔任恒生大學校董會主席,她努力參與大學正名的工作,讓大學成功正名;另外,利國偉博士是大學創校元勳之一,亦是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主席,當時我擔任聯交所行政總裁時,利博士經常說恒生銀行注重與客戶的關係,是為普通市民服務的銀行。音樂會的主題是『不一樣的平凡』正是比喻為來自不同階層的同學提供優質教育,讓他們能貢獻社會。」

支持「校園策略發展基金」籌款

「青年強,則國家強」,大學教育是培育青年發展,建設社會。潘燊昌博士認為教育是長遠發展,恒生大學正朝着持續性發展邁進,提升教學質素、校園設施能吸納更多學生接受優質教育。袁天凡博士亦支持恒生大學要有可持續性發展,保持大學的獨有特色,才能做出「不一樣的平凡」,獲得各界支持。

今次音樂會目的是為大學「校園策略發展基金」籌款,以應付修葺近半世紀建築物的龐大開支,並為未來擴建校園計劃作準備,以迎合學生持續上升、未來陸續開辦新課程及增加教研項目,進一步完善校園設施,惠及學生。

袁天凡博士表示音樂會能凝聚社會各界的支持,極具意義。
潘燊昌博士稱教育是長遠發展,恒生大學正朝着持續發展邁進。

香港恒生大學45周年校慶「不一樣的平凡」音樂會

日期及時間︰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晚上8:00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香港中環愛丁堡廣場5號 香港大會堂低座)

表演嘉賓︰這次音樂會邀請城中名人,包括︰鄭慕智博士、何順文校長、潘燊昌博士、袁天凡博士、查懋成先生、鄭維新先生、張漢傑先生、張華強博士、周永健博士、徐傳順博士、鍾志平博士、何猷亨先生、何順文校長、孫漢明博士。另外,香港大歌劇院歌唱家張吟晶小姐、劉礎恆先生、黃華裳小姐;還有香港創意音樂學院、香港恒生大學小交響樂團、恒生大學合唱團,以及校友、學生及教職員等表演。

何順文校長、潘燊昌博士、袁天凡博士、鍾志平博士及張華強博士等嘉賓在2023年「不一樣的平凡」音樂會中表演中國鼓,將現場氣氛推上高峰。

以歌聲尋校友

香港恒生大學誠邀恒生商學書院、恒生管理學院及恒生大學校友支持,凝聚校友力量。我們更希望藉着音樂會重新找回失聯校友,壯大校友資料庫,有助擴闊校友人脈。歡迎校友支持音樂會外,更邀請您參加尋校友計劃,與母校再度保持緊密聯繫。

歡迎瀏覽︰aaao.hsu.edu.hk/zh/trace-footprints-zh/

相片來源:香港恒生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