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的演變——美國金融領袖在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的回應

穩定幣的演變——美國金融領袖在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的回應

在2025年第二季財報季,穩定幣和代幣化成為所有15家截至2025年7月30日公佈業績的金融公司討論的關鍵點。這些話題在每次財報電話會議都會引發1-3個專門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Visa (V)、PayPal (PYPL)、貝萊德 (BLK) 和花旗集團 (C) 的管理團隊積極就各自的穩定幣和代幣化策略發表了詳盡的評論,凸顯了這些技術在金融服務領域日益增長的戰略重要性。

股票代碼關於穩定幣/代幣評論的字數問題數量開場白中提到穩定幣的次數開場白中與穩定幣/代幣策略相關的字數
V90532515
IBKR850200
NDAQ829200
SCHW770200
AXP635100
C63031255
BAC609300
BLK4571196
BNY323100
PNC261100
PYPL19211577
JPM168300
GS168100
MS91100
WFC0000

資料來源:上市公司 2025 年第二季業績記錄

根據季度業績電話會議的評論,我們將這 15 家金融公司分為五類不同的策略類別:

  • 看好穩定幣/代幣化 – C、NDAQ、BNY、BLK
  • 穩定幣/代幣化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 V、IBKR
  • 以穩定幣/代幣化策略作為避險策略 – PYPL、SCHW、AXP、PNC
  • 策略明確,但在溝通上保持保守 – JPM
  • 穩定幣策略未知 – GS、MS、BAC、WFC

看好穩定幣/代幣化 – CNDAQBNYBLK

貝萊德 (BLK)

貝萊德認為代幣化和穩定幣將徹底改變現金和流動性管理。其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目前管理著 30 億美元的資產管理規模,而其與 Circle(管理超過 500 億美元的穩定幣儲備)的合作凸顯了機構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管理層預計穩定幣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並可能使其資產配置多元化,不再局限於美元,但同時強調,為了確保安全性和合法性,儲備必須由短期政府債券支持。貝萊德正在與全球各國央行和監管機構接洽,並注意到人們對數位貨幣和穩定幣作為現金替代品的興趣日益濃厚。該公司相信金融和實體資產的代幣化是未來趨勢,並致力於成為塑造這個不斷發展的市場的關鍵參與者。

紐約梅隆銀行 (BK)

紐約梅隆銀行定位為數位資產公司的重要合作夥伴,提供託管、支付和發行服務。該銀行目前已提供原生比特幣託管服務,並正在拓展穩定幣儲備業務(例如與法國興業銀行和瑞波幣合作)。該銀行致力於促進傳統銀行業務與區塊鏈之間的互聯互通,同時利用其值得信賴的品牌和多服務平臺來支援代幣化和穩定幣的發展。

花旗集團 (C)

花旗集團正積極投資數位資產,專注於穩定幣和代幣化,以增強跨境支付、流動性管理和客戶效率。其在四個市場運營的花旗代幣服務 (Citi Token Services) 已處理數十億美元的交易,實現全天候即時結算,且費用低廉。主要措施包括:i) 探討穩定幣儲備管理、花旗發行的穩定幣和代幣化存款;ii) 提供加密貨幣託管解決方案,並提升企業客戶的互通性;iii) 利用其全球網路提供無縫合規的數位資產解決方案,化解反洗錢和報告等複雜問題。

鑑於穩定幣目前在加密貨幣交易領域(88%)而非支付領域(6%)佔據主導地位,花旗認為穩定幣是對傳統銀行業務的補充,而非顛覆性創新。該行強調,客戶準備度而非技術是成長瓶頸。花旗歡迎監管支持(例如《天才法案》),以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花旗相信其現有的基礎設施和信任使其成為不斷發展的數位資產領域的領導者。

納斯達克 (NDAQ)

納斯達克看到,機構投資者對數位資產的採用日益增長,這得益於有利的監管發展,尤其是在穩定幣方面,穩定幣可以提高支付效率和抵押品流動性。作為技術提供者,納斯達克實現了交易、結算和抵押品管理(例如透過 Calypso)的數位化,旨在釋放清算系統中受困的流動性。

在代幣化方面,納斯達克將其視為一種技術工具,而非顛覆性力量。對於私募市場而言,代幣化的功能類似於傳統的特殊目的載體 (SPV),納斯達克私募市場 (NPM) 將繼續在流動性事件中為企業客戶提供支援。納斯達克強調投資人至上的原則——無論在公開市場或私募市場,都優先考慮流動性、透明度和誠信。

對於公開股票市場,納斯達克仍專注於改善市場結構(例如,全天候交易),並倡導改進監管措施以振興 IPO。該公司認為,充滿活力的公開市場可以補充私募市場的創新,代幣化有助於提高效率,但不會取代核心市場基礎設施。

總體而言,納斯達克對數位資產的製度化及其改善資本市場的潛力持樂觀態度,同時繼續專注於技術解決方案和監管參與。

2. 穩定幣/代幣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VIBKR

盈透證券 (IBKR)

儘管管理層不斷努力,但 IBKR 管理層對加密貨幣市場份額的成長(儘管費用降低)感到失望,並指責其無法在經紀商之間轉移加密資產(客戶必須出售並重新存入現金)。 IBKR 計劃支持加密貨幣轉帳、質押和穩定幣融資,並進行地理擴張(重點:歐洲),並與 Zero Hash(加密貨幣交易所)合作,並將繼續投資加密貨幣基礎設施。此外,IBKR 也批評了競爭對手的代幣化策略,包括駁斥 Robinhood 的代幣是場外衍生性商品(沒有所有權,費用高昂:每 1 萬美元交易 10 美元,而 IBKR 為 1 美元),以及 Kraken 的代幣面臨流動性問題和劇烈的價格波動(例如,亞馬遜代幣的價格是實際價格的 100 倍)。 IBKR 管理層提供 24/5 全天候直接訪問 10,000 多隻真實的美國股票/ETF 的服務,並認為代幣化版本增加了複雜性,卻沒有帶來任何好處。

VISA (V)

Visa 意識到穩定幣在新興市場(波動性貨幣、美元進入)和跨境支付領域的潛力。 Visa 的主要因應策略包括:i) Visa 代幣化資產平臺:幫助銀行發行自己的穩定幣,以維持其市場相關性;ii) Visa Direct:利用穩定幣在特定管道實現更快、更便宜的匯款。例如:i) 使用與穩定幣掛鉤的卡片(例如 Bridge、Rain)將加密貨幣轉換為法幣(自 2020 年以來已處理超過 250 億美元的匯款);ii) 多鏈結算(支援乙太坊、Solana、Stellar 和 Avalanche 上的美元/歐元穩定貨幣);iii) 試點計畫(例如非洲的試點和組合)。

然而,投資者也應關注日益激烈的競爭:i)Tether(USDT)和Circle(USDC)等主要參與者在鏈上交易中的獨立性和主導地位,可能會繞過傳統的支付管道,減少對Visa的依賴——這可能使它們成為長期競爭對手而非合作夥伴;ii)匯款顛覆:如果穩定幣網路實現P2P/Bisa2B因此,自給自足的穩定幣生態系統的興起構成了結構性挑戰,要求Visa在其傳統網路優勢之外進行創新。

3. 穩定幣/代幣化策略作為對沖工具 – PYPL、SCHW、AXP、PNC

美國運通 (AXP)

美國運通認為穩定幣對跨國交易(尤其是中小企業)有用,但不會取代傳統的支付方式(因為穩定幣具有獎勵、爭議解決和接受度優勢)。其與 Coinbase 的合作為加密貨幣流動性提供了出口,並探索了數位貨幣的獎勵機制。雖然穩定幣可以簡化外匯兌換流程,但美國運通認為它們是現有系統的補充,而非取代。監管方面的明確性尚待確定,但美國運通正在評估合作夥伴關係或自主研發穩定幣,並專注於小型企業。目前沒有計劃將加密貨幣作為法幣的替代品;重點仍然是透過選擇性的區塊鏈整合來增強現有基礎設施。

Paypal (PYPL)

PayPal 正透過 PYUSD 等創新技術推動商業發展。 PYUSD 旨在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和延遲。 PayPal World(將於 2024 年秋季推出)已整合 PYUSD,將與合作夥伴錢包(例如 Venmo)和區塊鏈網路(Stellar、Arbitrum)實現無縫交易。 PayPal 與 Coinbase、萬事達卡等機構的合作旨在將 PYUSD 定位為主流的、以商業為中心的穩定幣。 PayPal 的策略重點是透過人工智慧、加密貨幣和穩定幣解決現實世界的支付摩擦,並將 PYUSD 視為鏈上商業的關鍵推動因素。管理層對收入成長充滿信心,並注意到交易利潤率的強勁成長和可擴展的基礎設施。

PNC Financials (PNC)

PNC 計劃透過銀行/支付服務支援加密貨幣公司,支援客戶加密錢包/交易,並加入由業界主導的穩定幣計劃。雖然穩定幣可能有助於跨國交易,但 PNC 認為,由於與傳統鐵路相比成本優勢微乎其微,其短期國內應用有限。如果需求成長,其 PINACLE 平臺將整合穩定幣,以優化支付,並支援電匯/ACH 支付。監管合規性(例如 KYC)可能會限制部分海外使用。 PNC 仍秉持務實態度-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採用穩定幣,但不期待其帶來變革性顛覆。

嘉信理財 (SCHW)

嘉信理財計畫首先推出比特幣和乙太坊交易,以滿足客戶對可信任加密貨幣存取的需求。隨後將推出穩定幣,並可能尋求合作夥伴或財團的參與。代幣化正在評估中,但嘉信理財質疑其對公開股票的必要性(理由是全天候交易與傳統市場相比優勢有限)。嘉信理財的重點仍然是客戶信任、監管協調和市場穩定性——優先考慮能夠提高透明度和流動性的創新。儘管嘉信理財對區塊鏈的採用持開放態度,但隨著需求成長,仍強調謹慎行事,以客戶為中心。

4. 策略清晰,但在溝通上保持謹慎-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 (JPM)

摩根大通積極參與存款代幣(JPM Coin)和穩定幣項目,視其為現實,但仍在評估其全部效用。儘管該銀行承認金融科技在支付和獎勵領域的創新,但也質疑穩定幣為何優於傳統支付。摩根大通強調互通性是一項關鍵挑戰,並指出目前的穩定幣解決方案(例如 Circle 的解決方案)缺乏跨銀行的無縫整合。該銀行正在探索類似於 Zelle 的協作解決方案,以防止碎片化。

JPM Coin 的重點是為機構客戶提供代幣化存款,從而實現更快、可編程的結算。然而,更廣泛的應用取決於跨平臺可用性的解決。關於法學碩士 (LLM),摩根大通將利用人工智慧工具,但認為沒有必要擁有這些工具,而是傾向於採取一種不可知論的方法。該銀行仍然保持務實的態度:參與代幣化是為了保持競爭力,同時優先考慮實際應用案例,而不是炒作。監管的清晰度和行業協作將決定其下一步。

5. 穩定幣策略不明朗-高盛、微軟、美國銀行、富國銀行

美國銀行 (BAC)

美國銀行將穩定幣視為潛在的新型支付管道,尤其適用於跨國轉帳和數位元原生交易,但目前需求有限。儘管BAC準備滿足客戶需求(類似於其對Zelle/Venmo的回應),但BAC強調,在全面採用穩定幣之前,需要監管清晰,並有成熟的商業案例。該銀行目前每天已進行3至4兆美元的數位轉賬,並持有區塊鏈專利,但考慮到現有高效系統,BAC對穩定幣的增量價值存疑。 BAC預計採取混合模式——在網路方面由行業聯盟牽頭,在商業用途方面由個人合作夥伴牽頭——同時優先考慮無縫的客戶體驗。儘管BAC密切關注該領域,但並未像同行那樣倉促進行代幣化存款業務,理由是客戶需求尚未得到證實。 “客戶敲門,我們隨時待命”,這表明BAC的參與方式謹慎,以需求為導向。

高盛 (GS)

高盛將穩定幣監管和代幣化視為重點關注事項,並在融資市場中蘊藏潛在機會。在等待市場結構立法的同時,高盛認為數位化可以減少摩擦並創造新的可能性。一個專門的團隊正在密切關注相關發展,但具體投資方向尚未確定。高盛的目標是隨著市場格局的變化,維持競爭優勢。

摩根士丹利 (MS)

摩根士丹利正積極關注穩定幣和代幣化,但認為其客戶群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在積極參與不斷變化的市場格局的同時,該公司正在評估潛在的用例,等待監管明確。目前尚未做出任何承諾,但正密切關注其他技術趨勢(例如人工智慧、加密貨幣)。重點仍放在實際應用上,而非投機性採用。

富國銀行 (WFC)

富國銀行正在分行、營運部門和呼叫中心試行人工智慧,以實現手動任務的自動化,並已初步顯現效率提升。然而,由於這些措施尚處於起步階段,其影響仍然有限。該銀行預計,收益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增長。


美股期權交易戰略專家  張永恒

張永恒(Wallace),CFA,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分析師,擁有超過15年的行業經驗,連續多年以來,他被權威刊物評為頂尖的互聯網分析師,並參與了13家上市公司的成功上市籌集工作。

在過去幾年中,Wallace從行業研究發展到宏觀量化分析,並開發了一套成功的美股期權交易戰略。他的投資組合在連續多個季度中保持增長,2023年增長率達到了23%。他希望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如何運用期權來提升投資組合的增長,並降低風險。無論是在牛市熊市,他希望大家都能夠獲得收益。

Wallace 張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