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表現優於市場預期 AI聊天機器人興起帶來的競爭力

微軟表現優於市場預期 AI聊天機器人興起帶來的競爭力

Microsoft(Msft.us ) 發佈亮麗成績 2025 年Q3 財報表示營收:70.1 億美元,年增 13%,高於預期的 68.4 億。EPS(每股盈餘):3.46 美元,年增 18%,高於預期的 3.22 美元。

微軟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顯示企業在 AI和雲端推動下仍具高增長動能,這個正面財報驚喜(Positive Earnings Surprise) 帶來了正面驚喜,亦相信投資者對於AI大科企的信心還在。

因在最新S&P 500 財報驚喜頻率,未計本星期有49%的S& P 指數公司的業績。能打敗預期(Beats)佔比,目前 46%,略低於歷史平均 48%。而未達預期(Misses)佔比為 10%,低於歷史平均 14%。雖然總體驚喜比例略微下降,但像微軟這類企業仍能「強勁打敗預期」,說明頂尖企業的盈利能力仍穩健,有助支撐 S&P 500。股價也在公布業績後大升10%,公司成功重奪市值第一位置。

Microsoft的業績令到市場還是有信心投大科企一票。不過投資者也需要注意,大科企可能會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反壟斷的控訴,而其中Google就是身處其中。

全球數字廣告市場正密切關注此案進展。歐盟、英國等司法轄區已同步展開對谷歌廣告業務的調查。其實Google 搜尋引擎仍然是市場的主導者,但面臨來自 AI 搜尋技術的挑戰。例如,Apple 正在探索將 AI 搜尋引擎(如 OpenAI 的 ChatGPT、Perplexity AI)整合到 Safari 瀏覽器中,可能影響 Google 作為預設搜尋引擎的地位。此外,AI 聊天機器人的興起也對傳統搜尋引擎構成競爭。

不過,根據一項數據來自 SEMrush 和 Datareportal「2024年11月全球訪問量最高的網站排行」。Google(谷歌) 每月訪問量高達 1360億次,是全球第一,擁有 6.3億獨立訪客。YouTube(第二名),每月訪問量 728億次,有 3.6億獨立訪客。第三是Facebook約127億次。頭兩位都是跟Google 有關,但是也證明Google還是有自己的地位。

再根據2025年3月的數據,Google 搜尋引擎的平均單日訪問流量高達 55 億人次,而 AI 聊天機器人僅有 2.331 億次,兩者相差約 24 倍。這顯示即使 AI 技術快速發展,但Google 在搜尋市場的主導地位仍然穩固。不過股價就充分反映市場投資者的憂慮。

所以暫時目前為止,特朗普的政策始終令人難以適應。而中美方面能談出什麼可能性對市場有振奮作用? 倒不如去用中線角度,去藉着這一個調整尋找合適的公司作中長線的投資。而短線的角度,暫時圍繞着香港市場會比較靠譜。因為資金面方面暫時趁低吸納的穩定性,似乎也是香港的科技較佳,例如騰訊及阿里巴巴等,下次再根據板塊作出討論。ogle 測試反映出科企發展到某個地步可能遇到的問題。


聲明: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所有分享純屬個人看法,分享內容並非投資意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產品之要約、要約招攬或建議。另本人無法保證有關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投資者應自行判斷自己投資所需,尋求專業意見和評估風險。
文章分享的內容主要係涉及教育上的分析講解,不涉及投資建議。
莊主
筆者為中原位志創辨人,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師。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主修經濟及統計。持有認證私人銀行家,財務策劃師專業等資格。為時勢派投資者。財經書「最佳位置」作者。擅長於技術分析及位置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