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警訊同你分享生活,包括宣傳片拍攝、防騙資訊,出trip經歷等,今次《Teen Teen 向上》請到黃大仙區少年警訊會員同啤梨(葉文輝)分享生活。
今集啤梨與將軍澳區少年警訊的會員官曦朗、張景琳和黃海瑤討論網絡安全。
三位會員表示平時多上網,主要是玩遊戲、找學習資料、看影片等。他們常用電子手錶、iPad和手機上網。他們認為手機對現今的學童來說很重要,打機、上社交網可以幫助放鬆心情,而且可以找資料做功課,認同每個小朋友要有一部手機。

海瑤表示爸爸媽媽每天只讓她半小時上網,「因為她不想我集中在遊戲,想我多點時間溫書,不過如果沒有管我看什麼。」曦朗則表示,「媽媽一般一天讓我玩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因為我認為玩遊戲、看電視,可以令我心情放鬆, 減輕學業壓力。」景琳也表示父母只會每天給他半小時上網,但沒有限制內容。
雖然他們有用社交網,但他們均認為不應該上網認識朋友,曦朗說,「你不知道他的身份是什麼,可能他是壞人,當初他對你很好,最後他叫你投資或者借錢,令你失去金錢。」景琳也說,「隔着屏幕,我們怎麼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如果壞人約出來見面就很危險。」海瑤也說,有些男生會在網上假扮成女生,騙取個人資料等。

他們從父母口中、廣告和少年警訊得知,網上有很多現實和網絡世界有很多騙徒,所以對陌生人存有危機意識,面對陌生來電,會拒絕接聽。曦朗說,「父母不擔心我上網有風險,因為我參加過JPC很多活動,教了很多分辨的知識。」他們在少年警訊活動學習了很多防騙防罪的知識。
Popa隊長的一席話
網絡世界危機四伏,除了打機成癮,更包括網絡欺凌、與陌生網友交流等,如果小朋友擁有自己的手機,而且經常用社交媒體就更加危險。不過,嚴格的監控,甚至禁止子女上網,只是斬腳趾避沙蟲,因為小朋友,尤其是年輕人投入網上世界,很多時候是想得到認同、建立自我,而網絡世界正正就滿足了這種心理渴望,所以父母要思考的不再是上網影響的好壞,而是怎樣去減低風險。 家長可以嘗試和子女協定網絡使用規則,例如上網的時間、在網上可以分享哪些個人資訊等等,讓他們感受到你願意理解他的需要,同時讓他們早點認識各種網絡安全的概念。
節目下半部分,請來另外三位少年警訊會員陳思澄(亞橙)、梁俊熙(肥肥)和曾梓軒,他們化身「地膽導賞團」,分享「區區知多少」。
提到黃大仙區,最出名的景點必定是香火鼎盛的黃大仙祠,每逢大時大節都掛上燈飾,例如中秋節掛滿燈籠。不少信眾在黃大仙祠拜月老,求姻緣。每年年頭,很多人去排隊排上「頭炷香」。亞橙闡述了黃大仙原名是黃初平,出身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年少時是一個牧童,在山上修煉得道。

黃大仙區還有著名的獅子山,由慈雲山沿著獅子山走一個半小時,便到達沙田,沿路是斜路和樓梯為主,行山新手可一試,但要注意猴子較多。黃大仙亦有一個以《西遊記》為主題的公園,名叫鳳德公園,那裡有花果山、五指山、水簾洞、水晶宮、火焰山,全是打卡位,園內亦有些遊樂設施。
提到古色古香的景點,還有志蓮淨苑和南蓮園池,南蓮園池採用唐代的設計,其中一座金色建築——圓滿閣是地標。
他們介紹了港鐵彩虹站,梓軒說彩虹站的三條路軌是本港都市傳說之一,「當時通車鬧出鬼故事,令人心惶惶,之前有人說第三條路軌是去鬼門關。」他解釋第三條路軌不是通往鬼門關,而是通往九龍灣的車廠,「因為列車在中間路軌行駛時永遠沒有乘客,當時沒有人知道列車是否去車廠,這個鬼故事成為都市傳說。」這個特色鐵路站是不少電視劇的取景地,現時成為遊客的打卡位,尤其彩虹站月台是彩虹色,別具一格。

彩虹另一景點是彩虹邨,成不少遊客的打卡位,彩虹邨以懷舊著稱,彩虹邨第一期將於數年內清拆,變相更多人前往打卡留念。梓軒介紹邨內特色,「彩虹邨多年來都沒有變過,很多懷舊的辦館、冰室,冰室最出名是炸雞腿,價錢便宜,食物又好吃,吸引很多學生光顧。」
梓軒亦說黃大仙區仍有不少懷舊冰室、家族經營的店舖或小店等,價錢便宜,其中一間是楓林軒,一串燒賣僅五元,價廉物美,是學生醫肚之選,每逢午餐時間一定大排長龍。肥肥說區內有一間港式小食店以炸雞翼尖聞名,不少人跨區來買。
想參加少年警訊的精彩活動,可參加少年警訊,或下載少年警訊應用程式,了解詳情。
圖片: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