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U SPEED 25周年呈獻「大人物SPEEDchat」領袖同行.創變前路。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PolyU SPEED)院長陳繼宇博士,MH,太平紳士、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PolyU CPCE)院長阮博文教授、與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成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議員,MH,探討留學香港到留學經濟,以及香港自資專上教育的挑戰與機遇。

學生人口下降 DSE認受性受挑戰
學齡人口結構性下降,香港的大專院校招生面對巨大挑戰。過去中學文憑試(DSE)考生人數曾高達8萬人,但近年已降至4萬多人。鄧飛議員認為,教育需要轉型,邁向「教育產業化」。他解釋:「出生率是靠不住的,全球許多發達城市的出生率都在下降,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無論推行任何政策,緩解作用都有限。」
他續指,內地高考每年有逾千萬人報考,英國公開考試亦有數百萬人參與,而DSE只有 約4 萬人應考,規模相對較小,削弱本地DSE課程的認受性。

為提升DSE的競爭力,他建議開放DSE給更多內地學生,鼓勵內地學生以自資模式來港就讀中學,然後參加DSE。他亦提議,本地自資院校及政府資助大學可擴大自資學額,吸引不僅來自內地的學生,還包括東南亞及中亞地區的學生。他強調:「內地高考競爭激烈,而DSE人數少,當水往低處流時,可以紓緩本港收生的情況。」
陳繼宇博士指出,全球約有3萬間大學,香港有5間大學名列全球百強,佔0.33%的頂尖位置。他比較內地與香港的大學錄取率:「內地每年約2,000萬名高考生,能進入700所較優質的大學的機率低於萬分之一。但在香港,超過20%的學生能進入本地大學。若能吸引更多內地尖子或質素不錯的學生來港升學,將有助提升本地大學的學生質素。」

吸引國際學生 推廣「留學香港」品牌
香港作為一個首屈一指的國際城市,又背靠祖國,擁有不少優良的學府,並以英語授課,吸引內地優秀學生的成效顯著,本地大學亦成功錄取了不少內地頂尖考生。然而,阮博文教授認為香港在吸引國際學生方面仍有進步空間。
鄧飛議員回應指,特區政府已推出「一帶一路獎學金」,或不同的獎學金以吸引海外優秀學生來港留學。他認為此舉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建立「留學香港」品牌,但他亦坦言長期依賴公帑資助外國學生並不可行,下一步應與海外學院的校友會合作,加強對外宣傳。

對此,陳繼宇博士補充, PolyU SPEED今年已設立「一帶一路獎學金」,更預留40個宿位給國際學生,並已聯絡超過100 個一帶一路國家的領事。該獎學金完全由學院撥款成立,不涉及公帑。他強調,自資院校可積極推動類似計劃,以吸引國際學生,進一步建立「留學香港」的品牌。
發展中小學留學市場 帶動經濟增長
除了大專教育外,中小學亦可參與推動「留學香港」的發展。鄧飛議員指出,直資中學擁有較大的自主權,若能開放不多於一半的學額給內地學生,學生來港就讀,可帶旺相關產業發展。他解釋未成年學生來港求學,需要家長陪同,這將帶動房地產、飲食及零售市場,「透過教育優勢吸引高端家庭來港,對本地經濟亦有正面影響。」
阮博文教授認為,自資院校可發揮更大作用,因其不涉及政府資助。他建議政府提供資源,如學生宿舍,以便利自資院校招收更多國際及內地學生。他提到自資高等教育聯盟曾討論考慮幾所院校合作興建宿舍,甚至建立大學宿舍城,或收購酒店作為學生宿舍,以提高國際學生的住宿便利性。

自資院校若能善用資源,配合政策推動「教育產業化」,將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競爭力。他們期望政府能夠「拆牆鬆綁」,讓自資院校及私立大學擁有更大發展空間,促進高等教育的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