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SPEEDchat|分析飲食業前景及香港自資專上教育的機遇

大人物SPEEDchat|分析飲食業前景及香港自資專上教育的機遇

PolyU SPEED 25周年呈獻「大人物SPEEDchat」領袖同行.創變前路。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PolyU SPEED)院長陳繼宇博士,MH,JP、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PolyU CPCE)院長阮博文教授、與行政會議成員兼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議員,大紫荊勳賢,GBS,JP,探討飲食業發展方向,以及自資專上教育的發展與機遇。

香港素有「美食天堂」的美譽,飲食業是本地經濟的重要支柱。然而,近年來港人北上消費蔚然成風,導致本地飲食需求下降,使得通關後的經濟復甦未如預期般理想。

polyuspeed-SPEEDchat-張宇人-飲食業1
(左起)張宇人議員、阮博文教授及陳繼宇博士。

飲食業過度擴張的問題

張宇人議員分析,飲食業面臨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市場過度擴張。他指出,自2009年金融風暴以來,食肆數量激增,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飲食業獲得數百億港元的政府資助,資金充裕下,業界持續開設新店,導致市場供應過剩。他表示:「商業發展應講求平衡,我經常提醒業界,開店不宜過多、過快。舖租或許會隨時間下降,未必要急於租舖。」

他舉例指,有商場過去30年間,飲食店比例從約10%上升至30%以上,導致零售店舖減少。由於零售店往往是吸引人流的重要因素,這種結構性轉變間接影響了飲食業的生意。

polyuspeed-SPEEDchat-張宇人-飲食業2
張宇人議員分析飲食業面臨的挑戰。

零售業的挑戰與轉變

儘管飲食業面臨挑戰,張宇人議員更擔心零售業的挑戰。他指出,全球零售市場已因網購興起而完全改變。他舉例,美國一間曾經是全球最大的百貨公司,過去依靠商品目錄起家,吸引鄉村居民購買,但如今經營每況愈下。他強調,香港亦難以置身事外,需正視零售業經營轉變對本地經濟的影響。

北上消費趨勢不可逆轉

除了網購,港人北上消費同樣影響本港零售業及飲食業,張宇人議員認為這是無法逆轉的現象。他解釋:「論價格,香港無法與內地競爭,因為內地的租金、人工及食材價格均較便宜。唯有中港兩地經濟越走越近,香港才有競爭力。」不過,他指近年來香港飲食業界在回歸紀念日及國慶期間推出「七一折」、「七折」等優惠,成功吸引市民留港消費,這顯示價格調整仍有一定吸引力。

科技對飲食業的影響

polyuspeed-SPEEDchat-張宇人-飲食業3
陳繼宇博士表示PolyU SPEED提供與飲食業相關的課程,為餐飲業從業員提供專業培訓。

另外,他們討論科技發展對飲食業的影響,陳繼宇博士問:「炒菜機械人等技術的興起,會對飲食業帶來什麼衝擊?」張宇人議員表示不擔心機械人會完全取代廚師,因為火候控制與食材處理仍需人手調節。他舉例,一些茶餐廳早在十年前已採用機械鍋,確保乾炒牛河的質感和口感一致,但只是個別菜式可以用到,對於連鎖經營確有幫助,但機械鍋仍難以完全取代廚師。

許多食肆為了降低營運成本,轉向中央廚房模式。然而,張宇人議員指出,這種模式亦有其局限,例如點心需經冷凍運輸至餐廳,影響食物質感。

飲食業涵蓋食品衛生、餐飲管理、採購、物流及應用科技等多個領域,PolyU SPEED提供相關課程,為有志從事餐飲業的人才提供專業培訓。

另外,三位亦討論了自資教育界別的發展如何與飲食業相輔相成。張宇人議員贊同專上學院的相關課程能有效支援飲食業發展。

polyuspeed-SPEEDchat-張宇人-飲食業5
三位討論本地自資教育未來的發展。

飲食業與教育的結合

回顧自身經歷,張宇人議員提到自己在1970年代留學海外,回港後發現香港的飲食業缺乏正統管理培訓。於1990年代,他曾向時任特首建議開辦正規的餐飲管理學位課程,訓練業界酒店式餐飲管理,他讚揚香港理工大學在酒店管理教育出色,建議專上院校可進一步利用理大旗下酒店,推動酒店式管理課程,以提升業界的管理水平,特別是中式食肆的經營管理。

陳繼宇博士補充,餐飲管理課程的需求不僅來自香港,內地亦有不少申請人,當中許多已完成烹飪課程高級文憑,顯示中港兩地市場對專業餐飲教育的需求殷切。

阮博文教授回應,自資院校在餐飲及酒店業方面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以理工大學的酒店管理為例,課程在全球前列位置,收生要求較高,未必適合所有業界從業員。然而,自資院校的使命正是為業界培訓所需人才,填補市場需求。

polyuspeed-SPEEDchat-張宇人-飲食業4
阮博文教授表示自資院校在培訓餐飲及酒店業人才方面可扮演重要角色。

自資院校的發展與政策改革

隨著《2025年專上學院(修訂)條例草案》已於今年3月刊憲,這項修例將為自資院校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張宇人回顧歷史,指早於1960年代,政府已透過《專上學院條例》(CAP 320)規範非資助大學,而八間資助大學則受《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條例》(CAP 592)監管。他回憶,在1990年代末至千禧年期間,非八大院校的自資課程學生可獲數萬元補貼,但資助大學內的自資課程學生卻無法享有同等待遇,令他認為政策存在不公。

因此,他主張政府應重新檢視專上教育政策,並表示:「我們不僅應協助非八大院校(UGC)完善自資學位課程,更應促進所有八大院校發展自資課程。如果政府能資助受 CAP 592 監管的院校,使其獨立營運,將有助推動香港的大學教育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