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扭計唔等於好曳 必學五步溝通法訓練高EQ孩子

小朋友扭計唔等於好曳 必學五步溝通法訓練高EQ孩子

小朋友扭計點處理? 當我們形容自己的小朋友「好曳」,這是一個對人不對事的言語。孩子並不會明白他真正做錯了些什麼。很多時候家長也會配合一些方法來懲罰孩子,希望用這個方式來令孩子學懂自己做錯了,所以很多家長也會要孩子罰站,例如站在家庭中的那一個角落,令孩子「面壁思過」。可惜,這一類的懲罰,也會令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遺棄」。即使你作為孩子的家長,你會告訴我:「我當然不是在遺棄我的孩子」,但這就是孩子真正的感受。

而且當孩子認為自己「好曳」,這會增加孩子的壞行為的記憶,令孩子不停重複做錯誤的行為。那麼,如果我們不能說孩子「好曳」,並且不能懲罰孩子。我們該怎樣與孩子溝通,才能讓孩子學懂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會與你分享五個有科學根據的步驟,讓你一步一步教出懂事、負責任的孩子。

第一點:教導孩子以言語表達自己的需要

溝通-親子-EQ-心理學-發脾氣5

如果你認真思考,在孩子有偏差行為的底層下,這代表着孩子正在經歷怎樣的情緒?孩子會做偏差行為,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面對複雜的情緒,並且不知道該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幫助孩子以言語表達他的需要,來教導孩子提升他的情商,例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

「我明白這一刻的你十分生氣,你很想破壞這件物品。」
「我明白你這刻正在哭泣,因為你真的很想在這個公園玩耍多一陣子。」
「我明白這一刻你正在哭泣,因為你不想與媽媽離開學校。」
「我明白你叫媽媽閉嘴,是因為這刻的你十分生氣。」
「我明白你說你討厭媽媽,是因為我們現在要離開公園了,你很失望。」
「我明白你對我說你沒有偷吃曲奇,但我真的看到你的嘴上有朱古力,我明白這一刻的你害怕把真相告訴我。」

在這五步溝通法中,第一步是最困難的。因為第一步要求我們平靜自己的心,不要因為孩子的過激言語,牽動了自己內心的憤怒。我們要練習不論孩子對我們說些什麼,我們也要努力以同理心回應孩子。我們要努力看到孩子過激言語背後隱藏的情緒,並與這個情緒做連結,這是最快能平靜孩子波動的情緒。

溝通-親子-EQ-心理學-發脾氣4

第二點:糾正行為前,先與孩子的情緒做連結

當然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他們不能每一刻也隨心所欲,我們需要教導孩子界線。當我們願意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孩子就會更加願意打開心扉,接納父母所給予自己的界線。我們可以對孩子說:

溝通-親子-EQ-心理學-發脾氣2

「我明白這一刻的你十分受傷和憤怒,你也知道我們這個家庭是不會打對方的。讓我們以言語向弟弟表達你的需要。」
「我明白你想繼續與弟弟一起玩耍,但現在是睡覺的時間了。我明白這令你十分失望。」
「我知道你很希望我會容許你做這件事。你也知道在這個家庭中,我們不會對對方說「閉嘴」,但你可以感到傷心和憤怒。」
「我知道這刻的你感到害怕,你也知道我們這個家庭對對方坦誠,我們會跟對方說出真相。」

第三點: 陪伴孩子一起消化複雜的情緒

當孩子正在面對憤怒的情緒,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的目的是要向孩子提供一個有安全感的港灣,讓孩子平靜地面對情緒風暴。讓孩子能在一個富有安全感的地方覺察和接納自己的情緒。當家長願意這樣陪伴孩子消化他的情緒,慢慢孩子長大,他就能夠學懂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緒,並且做一個高情商的人。

溝通-親子-EQ-心理學-發脾氣1

第四點:當孩子正在經歷情緒風暴時,不要與孩子談邏輯

當孩子正在經歷情緒風暴時,他的大腦正被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沖昏頭腦,在這個狀況下的孩子並不能利用自己大腦的邏輯去好好思考。

當我們接納了孩子複雜的情緒,孩子會感到與你更加親近,孩子會更願意打開心扉去聆聽為什麼即使當我們感到憤怒時,我們不該叫他人「閉嘴」,(因為這兩個字會傷害他人的感受)、打人(因為這會傷害他人的身體)、說謊(因為這個行為破壞了大家多年來所建立的信任)。

溝通-親子-EQ-心理學-發脾氣3

第五點:我們要努力禁止自己想懲罰孩子

我們不需通過懲罰孩子將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偏差。如果你懲罰孩子,大量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這只會令孩子做更多偏差行為,例如說謊、不聽話、不尊重他人。孩子的內心完全知道那些行為是可以被接納,那些行為是不該發生的。孩子只需要你的幫助來陪伴他一起面對波濤洶湧的情緒,同時孩子也需要我們陪伴他,讓他學懂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良好的行為從來都不是罵出來的,當你願意相信孩子有好的那一面,孩子好的一面就會展示出來。

鳴謝 : Rosa Kwok
    兒童心理家

圖片:Freepik
編輯:周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