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經常表現得無自信?3招教出敢於挑戰的孩子

小朋友經常表現得無自信?3招教出敢於挑戰的孩子

到底如何才能教出勇於面對挑戰的孩子?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分享3個方法,幫助你教出勇於面對挑戰,不怕失敗的孩子。

第一點:樂觀態度

如果我們想要教出堅強、勇於面對挑戰的孩子,很重要的是我們要教出一位有樂觀態度的孩子。家長們也要留意一下自己遇到難題時,會否用一個較樂觀的心態面對眼前的挑戰?紐約大學腦科學家Dr. Wendy Suzuki 曾提及當孩子有一個樂觀的心,其實這能給予他很大力量,因為當孩子有樂觀的心,他面對挑戰時會覺得自己也有很多可控制的事物,面對挑戰時會更加自信。

家長也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因為樂觀的心是可以培養的,下次當你遇到難題時,可以試試如何進行自我溝通。我們可以多告訴自己:「可以的」,當我們多用這類說話與自己溝通,你會發現孩子未來遇到挑戰時,較少傾向說:「這個我沒辦法!太困難了!」他們會更傾向說:「我可以的!給我一點時間,一定能做到!」

自信-育兒-兒童心理-成功1

第二點:從挫折中學習

如果我們想要教出堅強、勇於面對挑戰的孩子,很重要的是我們要教導孩子從挫折中學習。我們作為孩子身邊的大人,要教導孩子擁抱挑戰和失敗,特別是當你看見孩子正在做一些較困難的事情,記得要陪孩子一起慶祝,因為社會習慣是,只有當我們真的獲得成功,才會去慶祝。但是當孩子選擇做一些困難的事情,明明眼前這個挑戰其實不容易,但是他也嘗試用自己的力量面對這個挑戰,其實也是很值得慶祝。

下次當你看到孩子有勇氣去做一些對他來說不簡單的事情時,我們不妨多鼓勵孩子讓他知道他付出的努力,我們全都看在眼內,亦知道孩子作出這個決定對他來說不容易,為他感到非常自豪。只有當孩子踏實地嘗試,自己明明覺得這件事有點困難,但他花時間去練習和思考,然後孩子獲得一點點成功的時候,就能慢慢地一步步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孩子帶著這種自信,當未來遇到更大的難題,他就能夠憑著這份自信提醒自己以前也曾解決非常複雜的問題、曾處理過很棘手的問題,知道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能解決得到問題,這份自信會繼續孕育出更多成功。

自信-育兒-兒童心理-成功2

第三點:尊重自己和他人

如果我們想要教出堅強、不怕失敗的孩子,我們要教會孩子尊重自己和他人。我們要教導孩子,我們做人不委屈,我們不是為了只要奉承他人,然後不顧自己的感受,

因為這個做法是不健康和不可持續的,它缺乏可持續性,孩子長期只顧及別人感受,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時,長遠來說會浮現一些問題,所以我們也會教導孩子我們不委屈、不欺負他人,但同時也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

在這個世界中你會發現很多人都爭著說話,我們可以如何教導孩子尊重自己和他人?我很常會花時間與學生們做一個練習,讓我的學生練習聆聽他人講話。因為「溝通」是很抽象的一個東西,為了讓整件事情更具體化、形式化,我會請學生說話時要拿著一支筆,然後他一邊說話。然後他就要留意在這個遊戲中會否只有他長期拿著筆,他有沒有留意和嘗試過把筆交給其他人,好讓對方也有發言權?

自信-育兒-兒童心理-成功3

我在上課前也會告訴我的學生,不論是小學生、中學生或大學生,我都會告訴他們說:「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就是我們要留意自己、留意他人。如果你跟我一樣,天生就喜歡說話,那在現在這個環境中我們要留意我們要降低自己的聲音。如果我們留意到自己已經發言了一次,我們就要給予其他同學講話的機會。同時,如果同學留意到自己平常在課堂上較安靜,我希望在這堂課裡你都能夠鼓起勇氣,每人都至少發言一次,製造一個學習環境。」

較外向、喜歡講話的學生要尊重自己,因為他都喜歡講話,要給機會讓他們說,但同時要學習尊重他人,給予機會讓其他同學發言。我很常會讓學生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上責任,譬如我的學生有時候發完脾氣後,他也會跟我分享說,昨天他做了一些事,他感到有點不舒服,知道昨天可能有較大聲地斥責同學,其實可能另外那位同學做的事沒有那麼差,但是他也留意到自己昨天的狀態不好,忍不住發了脾氣。我會在這個時候教導我的學生「修補關係」,我亦很常教導他們當發生了這類型的事情,我們可以有很多不同選擇,例如我們可以裝作甚麼都沒有發生過,然後這個裂縫就會在我們與那位同學間慢慢加深,因為我們沒有處理過,亦沒有嘗試過去修補關係。

自信-育兒-兒童心理-成功4

另一個選擇就是我們鼓起勇氣,告訴對方自己昨天這樣講話真的很對不起,我也很不喜歡自己這樣子,我亦不希望當作沒有發生過任何事,因為我很珍惜我們之間的友誼,我的學生可能未必能在第一次就做到,但是到了第二、三次,我的學生嘗試這樣做後,他們都很快樂、高興地跟我分享說,原來當你跟對方說:「我不想當作沒事發生過,我很尊重和珍惜你這位朋友。」

當大家這樣講完之後,大家就會有一個更健康的氣氛,讓對方知道我們有時候可能做了一些不太恰當的事,但是我們其實都有能力和方法,可以讓對方知道我們很珍惜這段友誼,而我們之後都會希望用更好的方式對待彼此,所以在第三點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教曉孩子尊重和聆聽自己的感受。我們做人不委屈,但同時也不要欺詐他人,我們對待他人也是以一樣的心態來尊重對方的感受,而在尊重他人的感受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當我們做了一些可能不是太好的行為,可能是我們無心的、在不經意間傷害了對方,我們也與對方修補關係。

如果我們要教出一位成功的孩子,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要教導孩子看待不同事情時,不是用很僵化、一成不變的一種態度,而是保持一個比較靈活的態度,學會靈活處理。

鳴謝 : Rosa Kwok
    兒童心理家

圖片:Freepik
編輯:周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