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這段話出自禪宗公案,它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來比喻對事物認知的不同階段。對照我們的人生與投資,別有一番品味。
投資者的初始階段,剛剛進入投資市場,對市場充滿好奇和期待。看到股票市場上漲,想著股票很容易賺錢;看到房地產市場火爆,就認為投資房產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對風險缺乏足夠的認識,只是單純地看到投資帶來的收益。
這時候往往比較盲目和樂觀,容易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盲目和樂觀可能會讓他們在市場波動中遭受損失,但也是他們積累經驗的必經之路。
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投資失敗後,我們開始對投資產生懷疑。發現投資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曾經認為穩賺不賠的投資項目,現在可能讓他們血本無歸。慢慢地我們變得謹慎和敬畏,對市場充滿戒備。
經過長時間的投資實踐和學習,終於能夠以一種理性和從容的心態看待投資。明白到投資市場有其自身的規律和風險,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和策略,就能夠應對市場的波動。不再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左右,而是注重長期的投資價值。
投資的風險無法完全避免,但只要做好風險管理,就能夠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不再追求短期的高收益,而是注重長期的投資回報。這種理性和從容是投資中最高的境界,也是投資者應該追求的目標。
⼼安⾃在
吉祥如意
【關於 #龍稱】
佛教徒。龍天護法之象,心法相稱之本。少年時移居香港,高中開始接觸財經訊息並學習投資,至今凡三十年。投資既是個人興趣,亦為終身事業。曾任職於《信報》,與曹仁超先生結下忘年之交,有師徒之情。後曾就職於歐美投資銀行。
財富多寡與否在因果,也在心量,因果展現為運氣與能力,心量可改理解為布施、渴望、蓄水池等等,心量越大,福報也越大。在每一個當下把握主動,以積極態度守護財富乃至人生愿望,財富增長、心想事成是必然結果,也能為有緣人帶來光明和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