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警訊同你分享生活,包括宣傳片拍攝、防騙資訊,出trip經歷等,今次《Teen Teen 向上》請到大埔區少年警訊會員同啤梨(葉文輝)分享生活。
今集主持人啤梨與三位大埔區少年警訊會員黎樂心(Maysa)、李沚澄(Grace)及陳誠峰(Morrison)討論「你喜歡不喜歡英文?」。在香港,英文是主科之一,沚澄表示喜歡英文,因為可以和外國人聊天,樂心則表示平時主要是說廣東話或普通話,英文能力一般,但也不會不喜歡。Morrison說:「因為我學校的英文老師教的英文很簡單,所以我喜歡英文科。」

啤梨提到自己小學階段,英文成績也是普普通通,便找補習,沒想過一位英文補習老師令他開竅,他說:「突然間想通了很多東西,然後我就喜歡英文了,自己很有滿足感,雖然英文不是很厲害,但我挺喜歡。」三位會員異口同聲表示最近的英文科考試成績一般,也有外出補習,對學業有幫助,但坦言過了一段時間就忘記所教的內容。
沚澄表示,日常有用英文與同學溝通,她說:「我有時跟同學說中文、普通話和英文 ,有些同學是內地人,就講普通話;跟很擅長英文的人,我就說英文。」

學習英文有很多途徑,包括看電影、看英文電視節目和卡通片,或是聽別人說,Morrison表示,會看英文版電影,如《變形金鋼》;沚澄表示說會看《小馬寶莉》。
有些人喜歡學英文,有些人則不喜歡,沚澄和樂心認為需要學基本英文,只少懂一些,例如跟外國人溝通。Morrison則表示學英文十分重要,「你可以跟每個國家的人溝通到。」
Popa隊長的一席話
香港學生從小學英文,總不能得心應手,原因與學習方式有關。學英文離不開背誦生字和做文法練習等等,有研究發現這種傳統方式對提升寫作和理解語文的幫助不大,簡單說是過程痛苦而成效低。想學好英文,家長大可不用花時間和子女溫習課文,反而可以參考專家的建議,從自主閱讀入手,小朋友按興趣和能力挑選讀物,即使他們鍾情小品漫畫,只要過程輕鬆有趣,一樣會有成效。看書並不是唯一的方法,小朋友也可看電影、聽歌或話劇,由興趣入手。
節目下半部分,請來另外三位少年警訊會員吳浩然(Anson)、江樂瑤(Yoyo)及翟穎芯(Bernice),分享大埔區少年警訊精彩活動。

Anson表示參與了水槍大戰,跟年齡比較小的小朋友一起玩,他表示雖然同組的人年紀小,但沒有隔膜,「跟他們玩的時候,小朋友很守規矩,大家就不分彼此,玩的時候很融洽,體會了共融一面。」
此外,他介紹了大埔區少年警訊學校支會同樂日活動,有不同學校、少訊會員和街坊參加,活動甚有特色,包括投考資訊、小食、攤位、警犬隊示範等。他說:「大埔區少年警訊會所較大,這一天攤位多,活動較豐富,因場地大,可容納衝鋒車表演。」
Anson當日擔任「Project PACER」,為16歲以上想投考警隊的人士分享投考警察的入職條件,例如參加模擬面試、體能班等,讓青少年可以及早認識遴選程序,準備投考事宜。
樂瑤和穎芯在當天則負責開幕儀式的升旗儀式和炮製爆谷,別以為扣旗是簡單的工作,她們都說需要技巧。而炮製爆谷也不容易,需要準確量度材料分量,她們試過做出來的爆谷是焦的,原因是牛油太多。

Anson作為「大師兄」,參與過Cosplay、雷射槍、攀樹體驗、衝鋒隊介紹等,其中攀樹體驗由八鄉少訊的攀爬教練督導,活動多元代和豐富。他說,即使不是會員,公眾人士亦可無須預約進場參與,有興趣人士可在Facebook留意活動公布。
圖:新城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