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等。然而,肝病在很多時候都沒有病徵,加上不少人對肝臟疾病的認識不足,令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察覺自己患病。因此,及早檢查對肝病的預防及治療十分重要。
今集新城知訊台播出 「好健康靠肝腎」,請來了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石黃海醫生,與大家講解各類的肝臟檢查及肝病治療方案。
抽血檢查:肝功能的第一步

最常見的肝臟健康檢查方法是抽血檢查。通過抽血,我們可以獲得有關肝功能的重要信息,如肝酵素的水平、血小板數量以及凝血功能,這些都是判斷肝臟是否受到損害的指標。這些檢查可以幫助醫生評估肝臟是否受到病毒、肝脂肪或飲酒等因素影響。
許多人在進行身體檢查時,對於報告中的數字和指標可能感到困惑。因此,了解肝功能檢查的關鍵指標尤其重要,特別是肝酵素水平的變化。另外,如果病人是乙型肝炎帶菌者,檢查時醫生可能會留意他們的癌症指數和甲胎蛋白等,這些項目都能反映肝臟的健康狀況。
影像檢查:深入了解肝臟狀況

如果抽血檢查的結果顯示肝功能異常,醫生通常會建議進行進一步影像檢查。最常見的影像檢查方法是超聲波檢查,這能夠提供肝臟結構的清晰圖像,幫助醫生識別是否存在明顯的問題。進一步的檢查還包括電腦斷層掃描(CT)和磁力共振(MRI),這些檢查能夠提供更詳細的資料,幫助確診。
肝癌分期:確定治療方案的關鍵

在肝癌的診斷中,通常會採用TNM分期系統,這一系統根據腫瘤的大小、數量、有沒有入侵血管,而決定腫瘤期數。這不僅有助於醫生制定合適的治療計劃,也能讓患者了解自己病情。
在肝癌的治療中,外科手術往往是較有效的選擇。若病人符合手術條件,手術後的存活率通常高於未接受手術的病人。至於病人是否適合進行手術,往往取決於以下三大因素:
- 肝功能
- 肝腫瘤的位置 (與血管的距離和侵蝕到哪一條血管)
- 病人身體是否適合進行全身麻醉
一般來說,如腫瘤是單邊,肝功能又適合做手術,切除後剩下的肝臟亦足夠病人使用,醫生都儘量以手術方式去處理。相反,如腫瘤分佈在肝臟的左右兩邊,醫生可能用合併的方法(即先用手術切除一邊,另一邊則可能用消融射頻方式解決),或分階段進行手術(即先切除較小的腫瘤,然後養大剩下的肝臟,最後才把較大的腫瘤切除)。需注意的是,進行分階段手術的前提是剩下的肝臟並不是硬化或有其他問題(如發炎)。
除了肝臟切除手術,另一個較好的處理方法便是肝移植。可是,本港的捐肝率相對較低,所以本地能夠接受肝移植的病人並不多。
醫生為病人制定治療或手術方案時,會視乎病人本身的病情和實際情況。
高危人群的預防措施
雖然所有人都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但某些高危人群更應該重視肝臟健康。例如肝炎患者、脂肪肝患者以及經常飲酒的人士,都應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抽血檢查和超聲波檢查是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及早發現問題,從而及時採取措施。
以上資訊由關注您肝腎健康的香港大塚製藥有限公司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