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孩子的學習能力能夠越來越好,但是實際上要怎麼做,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兒童心理學博士分享3個方法,幫助家長教出學習能力越來越高的孩子。
一位學習能力高和有自信的孩子,在面對難題時能夠打從心底相信自己能做到這件事。如果我們想要教出一位這樣的孩子,有三件事需要我們注意。
第一件事:會否在不經意間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擔憂
例如當孩子想要爬上很高的地方,家長會否不經間跟孩子說:「剛剛看著你爬上去,其實我也有點害怕你會掉下來。」其實在耳濡目染下,我們也在不經意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擔憂。
很多兒童心理學研究已經顯示,很多時候孩子是看著身邊的大人如何觀看一件事,從而決定自己要不要嘗試做這件事,所以家長對不同事情的看法會影響孩子對眼前這件事的看法。
因此,下一次當孩子想要爬到較高的地方,在他安全的情況下,我們都可以跟孩子說:「你看看,你爬著爬著就爬到這麼高了!你是做得到的!」讓孩子看到自己付出努力後,真的能完成一些困難的事情。
第二件事,為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感到開心
我們在跟親戚、祖父母講電話時,都會忍不住說說孩子的成就,但是這種表達無形間給予孩子壓力,因為孩子也會擔心地,「幸好這次你打給祖父母時,我也有一點好事讓你說說,如果下次我考不到好成績,你沒有甚麼可以說,你會感到難受嗎?」孩子真的會這樣想,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也會減弱。
我們要如何說才會比較好?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上,例如跟孩子說:「我知道你剛剛在這裏感到有點困難,不過你沒有放棄,努力地繼續嘗試,你做得真好!」
當我們看到孩子不放棄時也可以說:「你找到了解決它的方法!真的很棒!」
當孩子在玩拼圖時,也會遇到難關,我們就可以跟孩子說:「我看到你剛剛很花心思,嘗試了不同角度,通過你付出努力後,你找到了正確答案。
從以上三句話中,我不是單單只說:「對了!你最後找到了它要放哪裡。」而是整件事有個過程,孩子先沒有放棄,知道這個角度行不通,再嘗試著不同角度,當中都有一個過程。這讓孩子知道,我們有看到孩子試盡不同方法,正是因為他沒有放棄,到最後他就真的成功了。讓孩子多聽到這類說話,下次孩子遇到難題時就會自然知道只要自己不放棄,多多嘗試不同方法,總能渡過眼前的難關。
第三件事,家長要避免過急「拯救」孩子
有時候我們過於心急。當我們看到孩子卡在難關,會急於想要幫孩子解決眼前的事情。如果想要教出學習能力越來越高的孩子,那麼家長就要注意,我們要提供的是處理這件事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幫助孩子解決事情。
如果我們覺得孩子在做功課上容易拖延和不集中,與其幫助孩子完成功課,我們可以想想其實在這件事上孩子當下缺乏甚麼技巧?例如孩子做功課常常需要大量時間,習慣拖延,我們可以陪伴孩子建立一些框架嗎?
我有很多學生,不論是小學生、中學生,他們在管理時間、管理自己的能力上,還是需要一點進步空間,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番茄鐘工作法」,讓孩子專注做20分鐘功課,然後休息5分鐘,之後再來做功課。很多學生使用這類「番茄鐘工作法」,不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都會覺得,自己看著目標奮鬥20分鐘,不是要看著自己有一個多小時的事情要做,感到很大壓力。很多學生看到自己只需奮鬥20分鐘時,他的動力會較高。
因此,當我們遇到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的學生時,我們可以陪伴他找一些方法,譬如說番茄鐘工作法,提供自我管理的方法,陪伴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很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已經顯示,成績好和壞的學生其中一個主要的分別就是成績好的學生較能覺察到自己的狀態。如果他留意到當下自己的精神較差,他不會強迫自己硬把事情完成,而是可能會四處走一走,甚至是讓自己休息15分鐘,然後再來面對挑戰,這就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留意自己的狀態,休息一下再來面對眼前的挑戰,亦學習將把眼前的挑戰分成不同的小部分,然後就會發現眼前的挑戰沒有想像中般困難。
鳴謝 : Rosa Kwok
兒童心理家
圖片:Freepik
編輯:周僖婷
哈佛研究:九成父母唔知道 做這事令孩子變蠢
最近哈佛大學發表了一個研究,指出有一件事是很多家長沒有留意,而如果我們長期這樣做,會導致孩子越來越笨。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 Kwok分享一下到底是甚麼會害孩子越來越笨,讓我們都能夠避免。
長期批評孩子
其實會讓孩子越來越笨的就是如果我們長期批評孩子,跟孩子說:「你這個字寫得不太好!」甚至會把他寫的全擦掉要求孩子重寫一遍,當孩子長期聽到這類負面批評,他真的會變得越來越笨。為甚麼會這樣子?因為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名為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我實現預言),當孩子越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得到這個問題,他就會越花心思去做這件事,然後有趣的是結果通過都是成功的。
反過來說,如果孩子從小到大都在被批評,常常認為自己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孩子的信心也會自然而然地減弱。當孩子要面對挑戰時,可能也不是很大的挑戰,但是他也會把挑戰看得很大,感覺自己無力處理這個問題,結果孩子就真的會比較容易,向較負面的方面進發。
所以說孩子對自己的信心真的很重要,而如果孩子長期聽到他人對自己的批評,亦沒有人提醒他去發現自己的進步,孩子就會把著眼點放在自己做得不好的部分,孩子會有較大機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家長們可能會心想「那我能怎麼辦呢?」,孩子確實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我也很明白,我們的確要提醒孩子,讓他未來做得更好,但是提醒也是有方法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文治溝通法
我們可以根據「三文治溝通法」跟孩子溝通。在給予孩子溫馨提示之前,我們先肯定孩子和他的付出,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眼前這件事對你來說不容易,我也很謝謝你願意嘗試。」我們先肯定孩子的付出,有時候不同的家長帶孩子來我這裡輔導,我很多時候第一句都會先跟孩子說:「我明白忽然要跟一個完全不認識的姐姐見面,家長可能也有跟你說要多跟我分享,其實這種感覺確實有點奇怪,因此今天能夠看到你,我真的很高興!因為儘管你也不知道來到這裡會發生甚麼,你也願意來出席今天的見面。」我先在第一步感謝了孩子的付出。
我們來到第二步才對孩子作出溫馨提示。譬如跟孩子說:「我明白你下課回到家會很想要先休息一下,所以你可能會把書包、襪子等都先放在地上。而我需要看到一個整齊的環境,整齊的家會讓我感到有安全感,所以我很需要一個整潔的家。」
然後我們要「溫柔收尾」,我們再次肯定孩子,我們告訴他我們對他非常有信心,我們知道他定能做到。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我對你很有信心,我知道你下一次下課回來後,都能夠在休息前把東西放好在各個位置,然後再去休息,讓我們一起努力,我為你準備一個整潔的家,而你也為我們準備一個整潔的家,讓我們在這個整齊的家中都感到有安全感,大家都是舒服的。」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讓孩子知道我們不單是在提醒他要收拾乾淨,更重要的其實是「收拾乾淨」在我們眼中的重要性。譬如當我們看到一個整齊的家時,原來這能給予我們安全感,原來當我們看到凌亂的東西時,我們都會心煩意亂。讓孩子知道我們希望他這樣做的背後原因,令他明白這些並不是無理取鬧的要求,而是真的有原因。我們希望孩子跟我們一起攜手努力,一起營造一個整齊的家,因為整齊的家能讓我們有清晰的腦袋,面對生命中的挑戰,也能讓我們擁有一個有安全感的家。
.
本文章授權轉載
鳴謝 : Rosa Kwok
兒童心理家
圖片:Freepik
編輯:周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