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三女俠|從菠蘿包到文化交融

財智三女俠|從菠蘿包到文化交融

說到清真食品,你會想起九龍城的牛肉餅?神秘的儀式?還是對食材念經的畫面?其實,清真食品背後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嚴謹的規範。

特區政府近年看準全球超過20億穆斯林人口的龐大需求,積極拓展伊斯蘭金融市場。然而,許多人對伊斯蘭文化仍一知半解,例如誤以為清真食品只是「念經後的食材」。事實上,清真食品從原材料到烹飪,每一步都必須符合伊斯蘭教義,避免接觸不潔之物,如豬肉、酒精等。

我最近透過《財智雙打》節目認識了一位創意十足的企業家——簡民迪,一位擁有四分之一巴基斯坦血統、在港土生土長的虔誠回教徒。民迪2010年創辦了「華星冰室」,將港式茶餐廳文化與清真飲食結合,開發出清真菠蘿包和蛋撻等,吸引了無數食客。但他不滿足於此,進一步創辦全清真麵包店,讓清真美食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清真食品的特別之處在於其嚴格的規範。從宰殺動物到處理食材,每一步都必須符合伊斯蘭教義。例如,宰殺時必須迅速且人道,動物不能看到同伴被宰殺,也不能受到凌虐。這些細節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也展現了伊斯蘭文化中的飲食智慧。民迪希望透過清真美食,打破大眾的誤解,讓更多人了解伊斯蘭文化。他認為,食物是文化的載體,而清真食品正是伊斯蘭文化與香港本地飲食文化交融的最佳例證。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一直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特區政府不僅在金融領域拓展伊斯蘭市場,也看準了穆斯林旅遊市場的潛力。預計到2027年,全球穆斯林的旅遊支出將達到1.3萬億港元,將為香港帶來龐大的經濟機遇。

無論是經營清真餐廳,還是拓展伊斯蘭金融市場,了解伊斯蘭文化都是成功的關鍵。正如民迪所說:「只有深入了解對方的文化,才能建立信任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