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消費是中國經濟的必走之路

擴消費是中國經濟的必走之路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 年 11 月份工業增加值按年上升 5.4%,符合預期,但消費和投資遠低於預期。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漲 3%,為三個月來最低增速;2024 年首 11 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僅升 3.3%,為全年最弱,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 4.2%和 9.3%,房地產開發投資更下降 10.4%。

消費需求主要表現於居民消費需求疲弱,投資需求增長放緩主要是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負增長,以及固定資產和製造業投資需求的不可持續。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數據,2023 年第三季中國債務總額已佔 GDP 的 298%,而 10 年前這個比例為 216%。截至 2023 年底,日本債務總額佔 GDP 比重為 267%,美國為 121%。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額可能相當於 GDP 的 100%。

過去 20 年,中國以負債進行大量基礎設施投資,這保證了經濟穩定增長,但也推高了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2024年以來,中央政府整頓地方債務問題,地方政府被迫採取極端手段,包括拖欠各種款項,影響營商環境,打擊投資意願和居民消費需求。

2024年11月份製造業投資增長達9.3%,但主要受兩新政策拉動。中國GDP佔全球比重17%,製造業體量達全球30%以上,62%以上的行業存在內捲式競爭。若全球貿易環境惡化,中國製造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將更加突出。

因此,中國需轉型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這需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短期來看,中央應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政策支持力度,長期則需對收入分配制度進行重大改革,推動消費增長。

有幾個方面可以長期作戰,首先是保障就業穩定、提高工資水平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提升消費者信心,促進消費增長。其次,通過稅收和福利政策縮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強消費能力。另外,也可以鼓勵消費升級,提升消費結構,推動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消費,促進從傳統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

我們相信,適度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可以拉動內需,特別是在5G網絡、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中小企在經濟中重要性也不能忽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減少稅收負擔,提供更多融資渠道,幫助中小企業發展,帶動就業和消費增長。最後是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提升農村居民生活條件,促進農村消費市場繁榮。

通過一系列綜合性措施,我們相信中國能破解當前經濟困局,實現內需驅動的可持續增長,提升經濟韌性和競爭力,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安⾃在

吉祥如意


【關於 #龍稱】
佛教徒。龍天護法之象,心法相稱之本。少年時移居香港,高中開始接觸財經訊息並學習投資,至今凡三十年。投資既是個人興趣,亦為終身事業。曾任職於《信報》,與曹仁超先生結下忘年之交,有師徒之情。後曾就職於歐美投資銀行。
財富多寡與否在因果,也在心量,因果展現為運氣與能力,心量可改理解為布施、渴望、蓄水池等等,心量越大,福報也越大。在每一個當下把握主動,以積極態度守護財富乃至人生愿望,財富增長、心想事成是必然結果,也能為有緣人帶來光明和快樂。
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