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屆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完滿結束,由6次參加香港公開賽的美國球手列特,以總成績低標準杆22杆的258杆封王;香港球手許龍一,則以總成績低標準杆16杆排第6位。
賽事在粉嶺高爾夫球場舉行, 大家關心的除了是比賽本身之外,亦因為今次比賽,是明年全運會高爾夫球項目的測試賽,今年三年該場地亦舉辦過大型盛事LIV Golf。
為吸引觀眾及不同群體,一般大型賽事都會將部份場地劃分成Fan Zone的嘉年華會,吸引一班對該運動的愛好者之餘,亦鼓勵公眾入場感受比賽氣氛。
不才並非高球迷,對這種運動的悟性也不高,只是跟外子「係咁意」玩玩,基本上是「鋤地」較多,更談不上「識打」;不過,既是體育盛事,場內又有嘉年華的熱鬧氣氛,於是趁星期天帶孖寶去湊湊熱鬧,感受盛事之餘亦親子一下。
高爾夫球賽的其中一個特色,是同場的觀眾村有佷多適合一家大小的活動及遊戲,又面繪又充氣彈床更有高球試驗場…;而這種嘉年華模式的體育盛事,讓球迷觀看賽亦不忘家庭樂,兩者兼得,從而吸引更多人流。
另一個特點是「難得」二字。球會是會員制,並非對外開放,大眾市民難以踏足,有些球會甚至陪打亦要收費;藉著盛事,部份VIP或贊助商被邀請進行PRO AM,讓球迷與頂尖球手切磋球技;至於諸如我們仨的一眾普羅,則趁機「落場」遊走高球比賽場地,近距離觀看賽事,見識之餘順道影相打卡。
有數據指,體育旅遊約佔全球旅遊支出的10%,預計2023至2030年的年增長率將超過17%。
以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為例,過去舉辦過的體育盛事已聞名國際,去年的Rugby 7吸引逾7.5萬名遊客訪港,其中40%更是國際遊客;再說回較早前的LIV Golf,當中來自29個國家的海外工作人員、球手及其親屬、朋友、球會代表等來港觀賽或工作,每晚入住的酒店房間數目逾600間,經濟效益可想而知。
香港政府大力推動盛事經濟,將運動比賽變成盛事,直接有助旅遊及相關產業發展。最近更公佈明年上半年的香港盛事,表示至少有93項盛事,當中與體育相關有15個;值得一提,以高額獎金及星級陣容聞名的LIV Golf,亦於明年3月7至9日,將再次於香港哥爾夫球會粉嶺球場舉辦「LIV Golf 2025香港站」大賽。
體育盛事帶動經濟,效益無容置疑,然而今時今日並不再是「有麝自然香」的世代;不才認為,推動體育盛事如煮餸一樣,有名菜在手,都要落力宣傳;香港舉辦國際體育賽事有色有聲,仍要推手加把勁宣揚,將體育賽事推廣出去,特別是灣區及中東遊客,觀賽順道旅遊,做到所謂「以體塑旅」。
周日,整個早上下著毛毛細雨,作為新城義工隊的一份子,不才跟隨大隊出發,進行「愛心送暖行動」, 探訪老友記,這是我第二次跟隨公司新城義工隊的探訪活動。
由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香港賽馬會及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攜手發動的「愛心送暖行動」,一直積極回饋社會,即使疫情期間亦未間斷,今年已踏入第20年。
今年更組成逾1400名的義工團隊,包括江旻憓、陳浩源、李小鵬等體壇精英及合作機構,分別向全港13區約2800戶獨居人士及低收入家庭派發禮物包,宣揚關懷社區、互助互愛的正面信息,作為新城義工隊的一份子,額外覺得有意義。
我們所探訪的目的地是青衣—一個我認識了數十年的社區。是的,我由十多歲搬進這個搭通南北橋的小島,見證臨屋遷拆、新盤落成、屋邨翻新、青衣站啟用、物流中心進駐,還有青馬大橋、汀九橋及昂船洲大橋的通車….,屈指一算已數十載;而我,也由胖小孩變成胖大媽。
說實話,青衣區有不少公共屋邨,多數是長者居住,我每天在這區活著看著,原來交通及社區設施進步的同時,身處社區的人口卻漸漸老化。新城義工隊一行15人,當中更邀請年輕組合Andy is typing一起探訪老友記;不才年少時候未搬進青衣前,是在某區H字型的公共屋邨長大;事隔多年再踏足這類型屋邨,實在有種無名的親切感,童年回憶返晒嚟。
雖然活在青衣,但生活營營役役,所謂的了解也很表面,義工活動給予我機會更深入認識自己的社區。
不才連同兩位Andy is typing的成員Andy和Kelvin,以及兩位新城隊友,一行五人組成小隊,分別走訪了四個不同的老友記家庭,為他們送上禮物,閒談傾偈。真的,老友記們都很精靈,健康生活讓他們外表看來比實際年齡小,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他們經歷歲月的磨鍊,滿載社區的歷史,與期說跟老友記傾談,倒不如說是他們傳授我們更多生活上的經驗和智慧。
讓不才感受最深的,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性。禮物是其次,義工人員跟老友記們談談生活瑣事,一句關心,一句保重,足夠讓他們感到關愛。現今世代人工智能普及,日本更有將技術延伸到安老領域的「照顧機械人」,但不才認為,即使AI如何「人性」,暫時仍未取代到與人接觸時所感受到的「人情味」及「溫度」。
香港人口老化嚴重,每5人就有1人為65歲或以上,當中更有17%的長者(約30萬人)需要長期照顧,問題要急速正視,政府推行安老政策之餘,亦需要商界的攜手參與和支持,才能做到「老有所屬 、老有所養、老有所為」。
介紹返,新城義工隊於今年三月正式成立,秉承「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理念,凝聚一眾DJ及各部們同事,聯繫不同社福機構參與義工活動,為社區注入關愛;感謝團長「啤梨」大哥拉我入隊,讓不才明白只要付出一點,回饋一點,收鑊卻是倍數計,這是義工活動的「安多酚效應」。
財智三女俠|人情
結婚乃人生大事之一,封個紅包俾人情,為對方送上點心意及祝福,是傳統做法也是人之常情。人情究竟畀幾多,除了與新人的關係及感情掛勾外,婚禮場地和形式亦是決定人情金額的考慮之一,坊間更有所謂的「公價」。
有網站就結婚消費作出調查並公布最新人情「公價」,基本上以酒店、會所或特色婚宴場地擺酒,賓客锖維持HK$1000-$1500,假設一對新人擺10圍酒席宴客,那麼大日子的人情總數約HK$120000-$180000不等,實在又不是個小數目,如何處理,由誰「落袋」,萬一處理不當,分分鐘會搞出「大龍鳳」。
人情由誰來收是個「頭痕」問題,由誰來收,其實又與禮金及擺酒息息相關。中國傳統嫁娶,通常男方都會予聘禮的禮金予女方,有人認為酒席、餅咭、人情都屬於禮金的一部分;亦有長老會認為禮金是其中一項,酒席及人情則另計,各人睇法不同,一對新人在籌辦婚禮時,先與長老們傾好方案,以免有所得失。
坊間有建議較為妥貼的做法:「誰畀錢擺酒誰來收人情」。事實上,一場婚宴耗費頗大,設宴擺酒、婚紗攝影、租借禮服、印製喜帖,動輒至少六位數字以上;而人情往往用作支付酒席、婚禮開支,也算合理。畢竟結婚是件開心事,為免「婚禮後續」因為人情歸誰
財智三女俠|有病醫病
踏入10月下旬,亦即流感高峰期再到來臨,不才即使脂肪較多,但仍敵不過細菌來襲,上周病入膏肓,欠交文章,懇請各方見諒。
近期流感肆虐,有朋友更戲言指惹上流感辛苦過新冠感染。流感除引起發燒、咳嗽等常見症狀外,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長者及兒童屬高危一族,應政府呼籲,應及早注射疫苗,以防萬一。近年,除了傳統的注射式滅活疫苗之外,亦有噴鼻式減活流感疫苗,讓年紀較少的學童有多一個選擇;作為媽媽,我亦關心孖寶健康,所以簽了通告同意注射疫苗,在家長群亦討論到究竟「打針」抑或「噴鼻」較好?隨口「訪問」了孖寶,家姐秒答寧願打針,因為噴鼻不舒服;弟弟則表示兩樣方式都不喜歡!
家人健康緊要,更重要是自己先有健康,才可以照顧家人,不才忘記這一點,未接種疫苗前已宣告「打敗仗」,流感殺到埋身,以為吃藥休息很快便痊癒,可惜未有根治問題,久而久之,最近變成「久咳」。
朋友K見狀,於是好心介紹去看看中醫,本著一試無妨的心態,依著地址去看中醫師,中醫師是位上了年紀的老先生,跟我跟了一大堆我也記不起的原因,大抵是平時飲食習慣不良,以致體內太寒,戒口之餘當然要吃中藥;老實說,服了兩天,咳嗽明顯減少,內心不禁說句:「中醫藥之妙處,不到你不信!」
說到中藥,過去都是「執藥材」後自行處理,現在更流行是「代煎藥」的服務,加上科技發達,藥湯煲好後以真空處理「入袋」,有的更可以磨成藥粉,又或者制成顆粒,務求讓病人用最方便的方法服用。
事實說明了,科技進步,並非一定淘汰傳統,更多的是解決傳統產業的「痛點」,並將之進行優化,讓傳統行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特首發表任內的第三份施政報告亦提到要大力發展中藥,明年推出《中醫藥發展藍圖》,推動中西藥相互作用的國際研究合作,發掘更多具臨床意義的證據,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相信在大環境的配合下,中醫藥產業在香港將有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