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選舉塵埃落定,特朗普捲土重來,再度入主白宮;同時,共和黨亦大有機會控制參眾兩院。美股大幅飊升,三大指數早段再創新高,美元、比特幣亦顯著造好;不過,人民幣、油價、金價則受壓。
直至現時為止,美國市場似乎對特朗普勝出大選的結果頗為受落,消除市場不明朗因素外,亦憧憬大規模的減稅方案,有利企業盈利前景。
特朗普2017年至2021年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曾經大刀濶斧向大企業及富人實施減稅,將奧巴馬在任期間的35%企業稅降低至21%。
選舉期間,特朗普貫徹以往做法,繼續打出減稅這張牌。他曾提出要促進美國製造業復興,故打算將美國本土的製造業企業利得稅,再由現時的21%減至15%。
高盛的一份報告指出,倘若進行特朗普的減稅建議,對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的盈利將約有4%的增長,而投資者對美國企業盈利增長的憧憬,亦再次推動美股市向上,值得留意的尤其是AI板塊。
拜登政府曾經發佈AI的行政命令,而特朗普競選期間,則認為有關做法是「危險的」並誓言要將之廢除,被市場認為特朗普政府將玫力推動美國AI項目,相關股份有機會睇高一綫。
被視為Trump Trade之一的比特幣,將是另一個關注重點。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多次公開表示對數字貨幣行業的支持,更揚言要將美國打造成全球加密貨幣之都、比特幣列為戰略儲備資產,並任命熱愛數字資產的監管者…
比特币(BTC)曾破頂升至75000美元,以太坊(ETH)及狗狗幣(DOGE)亦有雙位數字升幅。投資者不妨跟勢留意在香港上市的數字資產相關ETF。
港股周三收市:博時比特幣(3008)、博時以太幣(3009)、華夏比特幣(3042)、華夏以太(3046)、FA南方比特幣期貨(3066)、FA南方以太幣期貨(3068)、FA三星比特幣期貨(3135)、嘉實以太幣現貨 (03179)、嘉實比特幣現貨 (3439)均升約6-7%;另外,OSL集團(0863)亦升近16%。
財智三女俠|語言藝術
若果說「生仔唔難湊仔難」,我會說「湊仔唔難教仔難」,以下真實經驗的分享,是個反面教材,難怪有人說「生仔要考牌」。
不經不覺,孖寶已到了入小學階段,作為媽媽的我終於有「殺到埋身」之感。近幾個月不斷為孖寶學校事宜四出參觀,張羅資料,尋訪google大神,希望為小姊弟找到合適他們的學校。
有人說我懶,也有人說我「大安旨意」,更有人說我是佛系媽媽,畢竟我並未有二早為他們作好「打仗」的準備。姊弟倆的性格和能力有頗大差別:家姐比同齡小孩成熟,乖巧聽教;細佬是SEN小孩,天生不覊愛自由。媽媽亦很自然為他們揀選兩所不同學校。
首選的當然是Happy School開心學校。坊間對於開心學校的定義各有不同,大致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免除做功課默書測驗考試的「痛苦過程」;另一種則認為學生全能發展與學術成績同樣重要,所謂的「開心學校」是小朋友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愉快,從而更有動力去追求知識。
我比較Buy後者的一套講法,亦揀選了心儀的學校,目標明確,志在必得。腑心自問,細佬的情況讓我「虎」不起來,於是,所謂的「期望」就無形地投放在家姐身上,將勤補拙,不斷催谷,認字串字計數模擬問題樣樣齊,偶有出錯,予以責罵是必然的:「有冇搞錯?」、「咁都唔記得?」、「講咁耐仲錯?」、「有冇記清楚?」、「信唔信我話俾老師聽?」
突然「虎媽」上身,第二天急忙找老師了解一下女兒在校情況兼商討「對策」。老師耐心地聆聽也建議了一些方法;她是個言談溫柔的人,對話間不時會說句「媽媽你有這種想法很好」、「明白媽媽的難處」….
我霎時醒悟了「正向語言」的重要性,無論我如何「訴苦」,她首先會表示肯定和認同,讓對方知道她明白自己的感受;反思一下,女兒的越學越錯,多少都因為媽媽的步步進逼才越錯越驚,越驚越錯。
回到家裡,我照辦煮碗,刻意放輕聲線,用詞正面,果然奏效!在工作上馳騁,我們尚且記得要說話得體,避免尖酸刻薄;然而,回到家裡,往往卻忽略對待身邊人原來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語言藝術。讚美並不等於虛偽,作會父母又或者面對另一半,對話時多一點讚美,多一點認同,使溝通和互動變得正面。
財智三女俠|有病醫病
踏入10月下旬,亦即流感高峰期再到來臨,不才即使脂肪較多,但仍敵不過細菌來襲,上周病入膏肓,欠交文章,懇請各方見諒。
近期流感肆虐,有朋友更戲言指惹上流感辛苦過新冠感染。流感除引起發燒、咳嗽等常見症狀外,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長者及兒童屬高危一族,應政府呼籲,應及早注射疫苗,以防萬一。近年,除了傳統的注射式滅活疫苗之外,亦有噴鼻式減活流感疫苗,讓年紀較少的學童有多一個選擇;作為媽媽,我亦關心孖寶健康,所以簽了通告同意注射疫苗,在家長群亦討論到究竟「打針」抑或「噴鼻」較好?隨口「訪問」了孖寶,家姐秒答寧願打針,因為噴鼻不舒服;弟弟則表示兩樣方式都不喜歡!
家人健康緊要,更重要是自己先有健康,才可以照顧家人,不才忘記這一點,未接種疫苗前已宣告「打敗仗」,流感殺到埋身,以為吃藥休息很快便痊癒,可惜未有根治問題,久而久之,最近變成「久咳」。
朋友K見狀,於是好心介紹去看看中醫,本著一試無妨的心態,依著地址去看中醫師,中醫師是位上了年紀的老先生,跟我跟了一大堆我也記不起的原因,大抵是平時飲食習慣不良,以致體內太寒,戒口之餘當然要吃中藥;老實說,服了兩天,咳嗽明顯減少,內心不禁說句:「中醫藥之妙處,不到你不信!」
說到中藥,過去都是「執藥材」後自行處理,現在更流行是「代煎藥」的服務,加上科技發達,藥湯煲好後以真空處理「入袋」,有的更可以磨成藥粉,又或者制成顆粒,務求讓病人用最方便的方法服用。
事實說明了,科技進步,並非一定淘汰傳統,更多的是解決傳統產業的「痛點」,並將之進行優化,讓傳統行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特首發表任內的第三份施政報告亦提到要大力發展中藥,明年推出《中醫藥發展藍圖》,推動中西藥相互作用的國際研究合作,發掘更多具臨床意義的證據,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相信在大環境的配合下,中醫藥產業在香港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