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經濟數據當中 尋找投資商機

從中國經濟數據當中 尋找投資商機

港股市場經歷了,幾個大的技術位。在21820點阻力受到壓力而在20080點有支持。雖然近期出現了很多會議,但投資者理應開始還原去看中國經濟數據。

中國剛剛發表經濟數據,9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升0.4%,較8月回落0.2個百分點,市場預期升0.6%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2.8%,跌幅較上月擴大1個百分點,遜於市場預期下跌2.6%。

當一個國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時下跌時,可能會帶來以下影響:

(一) 通貨緊縮風險
CPI下跌表明消費者物價普遍下降,可能是消費需求減少的反映,這可能導致通貨緊縮。通貨緊縮通常使企業利潤下降,並可能導致企業減少投資、減少生產和裁員。

而PPI下跌則意味著生產成本降低,但也可能反映出企業對未來需求的預期降低,因此削減了生產投入或降低了價格來維持市場份額。

(二)消費和投資信心低迷
消費者物價和生產者物價的同步下跌,通常會對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產生負面影響。消費者可能會延後購買決策,期待價格進一步下跌;而企業可能會減少投資,因為需求減少使得收益預期變得更為不確定。

(三) 企業利潤和就業壓力
PPI下跌可能會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但在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即使成本下降,企業的利潤率也可能受到挑戰。隨著企業利潤減少,裁員和工資增長放緩的風險會增加,進一步削弱消費者購買力,形成一個負面循環。

(四) 出口競爭力提升?
如果該國的PPI下跌,這意味著產品生產成本下降,可能使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場上更具價格競爭力。然而,這一影響的程度取決於全球需求,若全球經濟也處於低迷狀態,則出口增長的潛力也可能有限。

其實現時中國政府的政策,都是針對這方面着手,中央銀行主會考慮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如降低利率或啟動量化寬鬆,以刺激經濟增長並避免進一步的通貨緊縮。目的是想借政策可以促進消費和投資。

理想化雖如此,但目前的數據。究竟在不同類別的板塊有什麼不利好影響,又有那些會比較影響輕微?

影響較大的股票類型:

製造業類:

週期性行業如製造業、原材料、能源:這些行業對經濟需求的波動非常敏感。當CPI和PPI下跌時,通常反映出需求下降和價格壓力,導致製造和能源類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受到衝擊。例如,鋼鐵、化工、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等。

工業和原材料類行業,依賴於穩定的需求和價格以維持盈利。PPI下跌意味著工業和原材料的需求減少,進一步打壓這些公司的收入。典型公司包括建築材料、礦業、金屬和化學品公司。

金融類:

銀行和貸款機構會經濟下行時,通脹和需求疲弱可能影響消費者和企業的償債能力,增加不良貸款的風險。利率可能因應對通縮壓力而下調,導致銀行的淨利息收入減少。

經濟不穩定可能使投資回報下降,影響投資管理公司的收益。同時,保險公司可能會面臨更高的索賠風險和更低的投資回報。

房地產和建築在經濟增長放緩、物價下跌的環境下,房地產需求可能減少,導致價格下滑和新建項目的縮減。房地產開發商和建築公司可能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尤其是在依賴借貸的情況下。

零售消費和服務業類:

高端零售和旅遊、酒店等消費類服務行業,尤其是依賴於可支配收入的行業,在需求減少時可能遭受更大衝擊。消費者預期價格進一步下跌時,可能會延後購買或消費決策。
服務業定價通常會受到CPI影響,價格下跌會進一步壓縮行業的利潤空間。

而非必需品消費類, 例如汽車、服裝、奢侈品和家電等行業,在經濟低迷時,消費者往往會減少這些非必需品的支出,對相關公司的銷售和利潤造成影響。

資源及大宗商品類公司,會當PPI下降,反映出工業需求疲軟,大宗商品價格也可能會承受壓力。例如,石油、銅、鋼鐵等資源公司的收入可能下滑,影響股價表現。

當然假設經濟數據好轉,上述那些板塊也會由不利因素轉為復甦,就是潛在的回報空間。

目前的數據,那些板塊防守性理應更佳?

一些必需消費品,如食品、飲料和家庭用品等行業的公司,通常在經濟不景氣和通縮風險增加的情況下,需求相對穩定。即使CPI和PPI下跌,消費者對這些日常必需品的需求仍然保持不變。例如,超市、食品加工和個人護理產品的公司可能表現相對穩定。

另外公用事業,如電力、水務、天然氣等公用事業類通常具備穩定的現金流,因為這些服務是基本必需品,需求相對穩定且不受經濟周期影響。即使物價下跌,公用事業公司通常能維持其收入和利潤。

高股息收益率股票, 其實當CPI和PPI下跌時,利率也可能隨之下降。這樣一來,投資者可能會轉向高股息收益率股票,以獲得穩定的被動收入。這些股票通常來自於公用事業、電信和消費品等穩定行業。

黃金相關的資產投資,雖然並非直接受益於CPI和PPI的下降,但在經濟不確定時期,黃金往往成為投資者的首選,因為它被視為價值的保值工具。

中國經濟究竟幾時會有復甦的數字,可能大家也不能預測,但是整體上的技術面結構還是在好轉的。投資者可以從經濟數據由弱轉強的過程中尋找投資商機。


聲明: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所有分享純屬個人看法,分享內容並非投資意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產品之要約、要約招攬或建議。另本人無法保證有關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投資者應自行判斷自己投資所需,尋求專業意見和評估風險。
文章分享的內容主要係涉及教育上的分析講解,不涉及投資建議。
莊主
筆者為中原位志創辨人,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師。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主修經濟及統計。持有認證私人銀行家,財務策劃師專業等資格。為時勢派投資者。財經書「最佳位置」作者。擅長於技術分析及位置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