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三女俠|灣區企業可持續發展大獎

財智三女俠|灣區企業可持續發展大獎

由本台舉辦《灣區企業可持續發展大獎》經已順利舉行,今屆總共有17間企業分別獲頒發「傑出灣區企業– 綠色可持續發展大獎」、「傑出灣區企業– 社會可持續發展獎」、「傑出灣區企業– 企業管治傑出大獎」;當中有4企業更加以高分跑出,勇奪「灣區企業可持續發展大獎2024」,在此,先恭賀各得獎機構。

今屆主題為「融入ESG•創造企業新價值」,活動的論壇亦以同一主題作核心,邀請兩間業過來人作實例,證明企業只需「諗多些少,行多一步」,所謂的「新價值」就會應運而生,詳請可留意新城財經台及MBOTV的精華重溫。

作為項目統籌,今年特別有感受,借此機會分享一下。首先,是參加的企業機構類別。回想過去數年,不論是SDG抑或ESG議題,除上市公司外都較少人關注,對非上市企業來說,或者也有種「關我甚麼事」的想法;樂於見到今年非上市機構的積極參與,希望得到有認受性的獎項,證明ESG概念已推展到非上市及中小企層次。不才在《智識ESG》節目上經常提到,要令整個生態圈發展更成熟,除了有政府鼓勵,大企業作為「大齒輪」落手推行,中小企則擔起「小齒輪」的角色,在彼此的配合與推動下,香港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之路才可以走得更遠。

港交所於今年4月,刊發本港上市公司氣候訊息披露新規定,要求本港上市公司自2025年起,須披露Scope1及Scope2的溫室氣體排放,此舉除關乎上市公司本身,對它們的上下游供應鏈,即對中小企影響就更加大;企業於新規下要嚴選供應商,如中小企能配合推動可持續發展,分分鐘能拓展「新商機」。

第二,為貫徹及實踐ESG理念,今屆活動上頒發紀念獎儀式亦實行數碼化。不說不知,據計算,一張A4 紙排放量為18 公克CO2 的碳足跡;今次改為電子感謝狀,亦得到評審及其他嘉賓們的支持,希望在ESG中的「E」方面行多一步。

資料顯示,香港近五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發電,其次是運輸交通,廢物則排第三。政府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以及全民減廢的四大減碳策略。去年特首施政報告亦提出為達到「雙碳」目標,政府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相信節能減排仍會是今年施政報告的重點項目之一。

過往在亳無節制地消耗地球資源下,我們享受了好處,是幸福的一群;當然,社會不斷進步,「零碳」時代亦非要大眾走回頭,也並非「Either… Or」的問題,只是在消耗過程中減慢步伐,盡量尋找替代品;套用簡單的經濟學理論,當需求上升而供應不變時,通常會導致價格不斷上。如果你不想在日後以更昂貴「成本」享受自然資源的話,生活融入ESG,你我都盡盡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