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孩子人生成敗 取決父母3類說話方式

決定孩子人生成敗 取決父母3類說話方式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成功,原來我們每天跟孩子說的話,都會影響他的發展。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 Kwok分享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成功,有3件事是我們千萬不要做的。

第一點:不要急於懲罰孩子

很多家長因著愛自己的子女,一看到孩子做錯事就會想要糾正孩子,讓他知道事件的嚴重性,所以我們會容易傾向一看到孩子做錯事就懲罰他,但是懲罰孩子會暗中向他傳達「失敗、錯誤是很可恥」的一個訊息。


孩子也不會知道人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從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所以當孩子遇到挑戰和難題,他失敗或是做錯了決定時,我們可以陪伴孩子檢視事件,例如孩子做事這次比較自私,只看到自己的角度,忽略了他人的感受,與其著重懲罰孩子,我們可以陪伴孩子想想「這次是否因為自己過於心急想要做好這件事,因而沒有留意到原來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到他人」。陪伴孩子一起分析整個過程,看看這件事上有甚麼誘惑、原因,使得事情會如此發展,從而讓孩子有更健康的心態看待自己做錯了的決定,孩子下次才能做一個更好的決定。

說話-成功-兒童心理-育兒-自信

第二點:留意自己的思考方式是否較負面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作為孩子身旁的大人,看事物的角度和方式也會很影響孩子。樂觀的人很多時候看任何挑戰都會認為這是一個讓自己鍛鍊的機會,讓自己可以一步步建立更多技巧,面對這個世界的挑戰。相反,較負面的人在面對挑戰時會心想:「為甚麼這個世界就像是總跟我作對,所有事情都不順利。」

下一次當我們遇到難題,我們可以說:「可以的,能夠做到的。」有趣的是,當我們習慣了說這類說話,你也會發現孩子會慢慢內化了這種思考方式,往後的日子儘管你不在孩子身邊講著這些句子,孩子在遇到難題時也會在腦中想到:「可以的,能夠做到的。」

第三點:留意自己對孩子的反應是否過大

說話-成功-兒童心理-育兒-自信2

如果希望孩子未來成功,我們要留意一下自己面對孩子不同的反應、行為時,我們的反應會否過大。

家長很多時候都會擔憂孩子會否「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看到孩子的不同行為時很容易放大它,因此家長很容易擔心孩子當刻的行為,是否代表未來會有更大的問題。


例如孩子在學校跟同學吵架,有家長會憂心:「今天孩子在學校都與同學相處不了,未來會不會容易被欺負?他不懂得處理社交問題?」我們在看孩子的問題,不管是放大,還是縮小,都不是一件好事。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保持客觀,所以較好的方式是記住一兩句能讓我們平靜下來的金句,我喜歡在遇到學生有不同情況時,我會暗自跟自己說:「現在不是世界末日,慢慢來,可以的。」


這類平靜句子很重要,因為當我們看到孩子有不同的負面行為,甚至是作弊等行為時,我們的大腦很容易會放大了這件事,導致我們以過分急躁的方式想要立刻行動,並解決事情,但是我們在這個狀態下很難做出健康和正面的行為。所以我們可以先想一兩個句子,在我們有時候情緒波動時用來平靜自己。

本文章授權轉載

鳴謝 : Rosa Kwok
    兒童心理家

圖片:Freepik
編輯:周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