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練樂器易鬧情緒?教孩子學習堅持要用呢3招

小朋友練樂器易鬧情緒?教孩子學習堅持要用呢3招

音樂能陶冶性情,本港家庭普遍會為孩子安排學樂器,但孩子是否一要練習樂器就會鬧情緒?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 Kwok會跟你分享3個方法,幫助你輕鬆應對,並鼓勵孩子學習堅持的重要性。

第一個方法:從孩子感興趣的部分入手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愛上音樂,自動自覺地練習樂器,我們要掌握住孩子的興趣。我在成為兒童心理學博士之前,其實都是在教鋼琴,我以往教學時儘管是教導初級的學生,我也會留意一下他們最近的興趣愛好。譬如我以前有些學生非常喜歡《魔雪奇緣》,所以儘管我的一些學生只是初級的,我也會在每一節課堂中讓他們自選一首樂曲學習。

那時候我有一位學生雖然是初級的,但是他很想要學習《魔雪奇緣》的主題曲,那首樂曲不容易,很多升降記號,即是要彈奏黑色琴鍵的部分。但是由於這位學生真的很愛這首歌,他用不同的方法學會了整首歌曲,主動地學習和練習。這讓我看到把學生的興趣和練習進行連結,能夠幫助學生對這個樂器產生興趣。

樂器-練習-兒童心理-育兒-堅持1


我最近也在教導另一位學生,他在練習小提琴上遇到很多阻力,常常提不起勁,覺得自己學不好。我知道他與很多其他孩子一樣很喜歡《Skibidi Toilet》,我知道他很愛這個卡通,我就跟他說:「不如我們試試玩當中的一首背景音樂。」他聽到立即雙眼發亮,很有興趣去嘗試一下。所以只要孩子對某個事物感興趣,可能是卡通、電影,我們拿當中的主題曲與孩子的樂器做連結,這樣一來你也可能會發現原來孩子會自動自覺地練習樂器。

第二個方法:給予時間建立恆常練習的習慣

我們要有耐性,不要因事小而不為,孩子真的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建立恆常練習的習慣,所以不要因為孩子只碰了樂器5分鐘,然後我們就覺得孩子這5分鐘根本沒用,之後就認為這沒有意思。其實不是的,心理學常常說,孩子要先建立習慣。


可能起初孩子真的每天只碰琴5分鐘,但是慢慢地,他習慣後就會知道自己是一個會練琴的人。小提琴已經是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慢慢地,他習慣後,他的身分就會知道自己是一個會練琴的人,小提琴已經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樂器-練習-兒童心理-育兒-堅持2


他有了這個身分認同後,他就會推動自己做這件事。所以我們真的不要小看孩子開始時練習時間較短,一步步建立習慣後,我們再來加長練習時間。

第三個方法: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小進步

很多時候孩子會容易放棄練習,那是因為他們難以看到自己的進步。他們常常看到樂譜就心想「太難了」。從0到1真的很困難,所以其實如果我們作為孩子身旁的大人,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小進步,亦可提醒孩子的進步時,孩子就會為自己的進步而鼓舞。這也可以幫助孩子繼續推動自己前行。

本文章授權轉載

鳴謝 : Rosa Kwok
    兒童心理家

圖片:Freepik
編輯:周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