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夏天吹冷氣 越吹越多病!6大貼士醒2體虛人士防病

中醫養生|夏天吹冷氣 越吹越多病!6大貼士醒2體虛人士防病

香港的夏天特別熱,冷氣特別大,導致室內室外溫度特別大。冷氣吹得多,常常感到肩頸膊痛,甚至吹出「冷氣病」!今次邀請了兩位註冊中醫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討論一下冷氣怎樣吹出易病體質,中醫又會建議如何調理被冷氣入侵的亞健康狀態呢?

中醫如何看「冷氣病」?

近代興起一個新的醫學名稱——「冷氣病」,亦被稱為「空調綜合症」。簡單而言,這是指一個人長時間在冷氣環境下活動而產生一系列不適的徵狀,例如經常關節痠痛、下肢水腫、頭暈頭痛、口乾咳嗽、鼻癢、手腳冰冷等疑似感冒的亞健康徵狀。

中醫理論認為,致病的外在原因,不外乎「外感六淫」。所謂「六淫」,意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因天時變化過極而產生的「邪氣」。冷氣正正營造了一個寒邪過盛的環境,尤其於夏天,室內外溫差大,從炎熱的戶外走進寒冷的室內,會令人難以適應,加上香港夏天濕熱的氣候,六淫中已出現風、寒、暑、濕四種邪氣,抵抗力弱者任由其中一種邪氣入侵,就會出現「冷氣病」徵狀。

2類體虛人士易中「冷氣病」

除了免疫力低者,中醫認為氣虛質、陽虛質人士特別容易受風寒影響。

氣虛質者,元氣不足,簡單而言即氣不足。走兩步便感覺沒氣沒力,即使不在夏天,也十分容易出汗。

健康-中醫養生-時令養生-夏天-冷氣病

而陽虛者,陽氣不足,最明顯特徵是容易怕冷、手腳冰冷,加上冷氣影響,就很容易患上感冒,長期有咳嗽、喉嚨痕癢的問題。

「而且,陽氣代表動力,陽氣不足的人經常乏力無精神,無氣、無力、怕凍、水腫。」陳綺琪醫師補充:「由於寒氣自下而生,陽虛質雙下肢特別容易水腫,一到下午、傍晚時分,雙腳便越來越腫。即使是纖瘦的人,關節也會因水腫而變得不明顯。」如果再加上脾胃陽虛,更會開始出現大便稀爛,常覺口淡的症狀。

一早一晚補陽氣 遠離「冷氣病」

如果是純粹的陽虛體貿,最簡單直接就是補陽氣,改善體質。「哪裡虛,便要補相應的問題。」陳綺琪醫師建議,提升陽氣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飲薑茶。

健康-中醫養生-時令養生-夏天-冷氣病

她提醒,薑茶的薑最好連著薑皮,薑連皮本身可以去水腫,而生薑本身有助升發陽氣。在早上或中午前飲一杯薑茶,可以幫助人改善精神,消除疲勞,手腳亦能回暖。如果不愛薑味,黃晶晶醫師另外提出肉桂這款食材。肉桂有補陽氣,補腎陽的功效。市面上不少茶飲和麵包等會加入肉桂,黃醫師認為都可以食用,至少有些許功效。

由於氣虛質和陽虛質人士都容易感冒又怕冷,醫師建議晚上可以泡足改善循環。即使在夏天,氣虛質和陽虛質人士都可以一周泡幾次,放入一些溫陽的藥材,例如常用的艾葉、生薑等,浸至大約腳踝以上,大約20分鐘,長久調理可以增強免疫力,改善虛弱體質。

防「冷氣病」最首要保護3點

中醫有穴位一說,除了按摩穴位可以調理身體,保護這些穴位防止邪氣入侵也有預防患病的作用。陳綺琪和黃晶晶醫師提出身上各部位都有幾個穴位需要好好保暖,防止著涼,已經有助陽防病的作用。

後頸的大椎穴

健康-中醫養生-時令養生-夏天-冷氣病

大椎穴在整條督脈中間,督脈主管一身的陽氣。只要為這個穴位做好保暖,吹冷氣時用頸巾保暖頸部,或者在著涼時摩擦一下大椎穴,整個人都會回暖,頭頸也不較易出現肌肉僵硬的問題。

肚臍上的神闕穴

健康-中醫養生-時令養生-夏天-冷氣病

肚臍附近有很多穴位,淨是肚臍位置被稱為神闕穴;向下兩指,大約1.5吋是氣海穴;再向下兩指,約1.5吋是關元穴。這三個穴位都有助保暖益氣,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很多女士喜歡在夏天穿露臍裝,在中醫來看是個大忌,除了容易著涼,宮寒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嚴重,因而容易誘發子宮或卵巢的毛病,例如月經失調。

膝蓋對下的足三里

健康-中醫養生-時令養生-夏天-冷氣病

雙腿保暖亦十分重要,醫師認為,在戶外曬太陽時穿短褲短裙沒什麼大礙;但在冷氣房,建議還是用小毯子遮好膝蓋和腳踝,為下身保暖。除了對抗寒氣,提升陽氣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水腫。

吹冷氣+飲凍飲非最佳消暑之法

中醫一定不建議飲凍飲,但凍飲到底有多損害身體呢?

黃晶晶醫師指:「一來凍飲經過腸胃,有機會凍傷脾胃。經常飲凍飲的人,胃腩特別大,消化能力特別差,容易腹瀉,因為寒氣進入腸胃,影響消化功能。」然而,炎炎夏日戒凍飲並不容易,黃晶晶醫師建議循序漸進,少飲凍飲,轉飲常溫水,亦能感受到降溫之效。

大部份上班族都是長期在辦公室工作,長期吹冷氣,不太需要凍飲消暑降溫。黃晶晶醫師指:「其實暖水、熱茶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排汗有助更快降溫。」醫師們提醒,凍飲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甚至影響消化系統,使廢物積聚在體內無法排走。這個時候再吹冷氣,身體就很容易被邪氣乘虛而入,感冒痛症就接踵而至了。

鳴謝:陳綺琪醫師、黃晶晶醫師
   註冊中醫師
撰文:何蒨雯
責任編輯:陳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