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構於今年(2024)1月,對777名中學生進行「網絡欺凌」問卷調查,發現網絡欺凌個案有上升趨勢,有兩訪受訪者表示曾受到網絡欺凌,當中有四成有自殺輕生念頭。調查列出14項網絡欺凌行為,發現超過五成受訪者對網絡欺凌不太認識,未能正確判斷何謂網絡欺凌行為。
近4成受訪者未能判斷「網絡欺凌」行為
- 將你與他人的私人訊息截圖並送給第三方或社交媒體
- 以文字、相片或短片模仿他人外表及行為
- 假冒他人身份
- 上傳會令當事人覺得尷尬的相片
- 竊取他人帳戶
- 轉載或讚好嘲笑、指責、攻擊或侮辱他人的文章或留言
- 上傳他人的「改圖」或移花接木相片
- 私訊他人嘲笑、指責、攻擊或侮辱他人的訊息
- 孤立、杯葛或排擠他人,例如呼籲大家取消追蹤當事人帳號
- 散播有關他人但未經證實的流言或是非
- 貼文或投稿嘲笑、指責、攻擊或侮辱他人
- 在他人貼文下留言嘲笑、指責、攻擊或侮辱他人
- 恐嚇或要脅他人
- 「起底」,即公開他人個人資料,如樣貌、電話及住址
調查中反映受訪者對網絡欺凌行為認識不足。就以上所列舉的14項行為,超過五成受訪者未能正確分辨該行為是否屬於網絡欺凌,另有34%至39%受訪者「不同意」上列屬欺凌行為,有一至兩成人未能判斷以上兩項行為「上傳會令當事人覺得尷尬的相片」及「以文字、相片或短片模仿他人外表及行為」是否屬於網絡欺凌,平均亦有36.27%受訪者不同意其為網絡欺凌行為。
近3成人曾網絡欺凌他人而不自知
另外,有28.57%受訪者曾「將你與他人的私人訊息截圖並送給第三方或社交媒體」,此亦為最多人做過的行為,其次分別有26.9%受訪者曾試過「轉載或讚好嘲笑、指責、攻擊或侮辱他人 的文章或留言」及「貼文或投稿嘲笑、指責、攻擊或侮辱他人」。 總體而言,有52.3%受訪者同意以上行為屬網絡欺凌行為,36.3%受訪者則不同意。
四成人遇欺凌不尋求協作 最多人用 ≠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有超過兩成受訪者表示曾受網絡欺凌,不過卻因不同考慮而沒有求助。最多受訪者擔心事情「愈搞愈大」;另亦有四成四受訪者因擔心別人不相信他們的經歷,並怕會遭到進一步的對待而不尋求協助,曾受網絡欺凌的受訪者當中,有四成曾一度產生輕生念頭。相關機構亦有訪問其中一位被欺凌者,被欺凌者就讀中四,曾於學校討論區中被批評有「公主病」,並接收一些由匿名人士誣蔑的短訊,更因此遭當時的男友向她提出分手,使她一度情緒低落,萌生「自殺」的想法。
不過亦有受訪者會向別人尋求協作,他們認為最有效的求助對象是「教師或學校」,其次是「親人」;但最多人求助的對象卻是「朋友」,並僅28.44%的受訪者認為向朋友求助有效。
撰文 : 謝明蕙
責任編輯:侯聖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