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市樓花須知 即供VS建期

入市樓花須知 即供VS建期

政府全面撤辣後市民積極入市,不足3個月一手成交已超過7,000伙,故筆者將為有意入市樓花的新手買家講解當中的注意事項。

當買家揀選心水單位後,一般先簽訂臨時買賣合約(臨約)以及支付樓價5%的臨時訂金(細訂),臨約後5個工作天內簽訂正式買賣合約,並於指定日子支付另外5%的加付訂金(大訂)。買家一般在簽訂臨約時需要決定選用那一種付款方法,發展商普遍會提供「即供」以及「建築期(建期)」付款方法。

「即供」指在樓花期内完成交易後便開始供款;「建期」則指當樓宇建成及完成指定文件,買家正式收樓及上會後才開始供款。

以上兩種款付款方法各有利弊,選用「即供」一般會享有更多折扣優惠,但本身正在租樓而新屋又未入伙,就需要同時承擔租樓及供樓雙重開支,財政負擔會較吃力。選用「建期」雖然可避免雙重負擔,但需注意市場風險,銀行是以物業落成時的價值計算估值,若涉及高成數按揭,按揭保險公司的估價或較銀行更保守,而按揭批核以估價較低者爲準,若上會時市況轉差,銀行或因估價不足而未能批足貸款,買家就需要自行填補當中的差價,即市場稱「抬錢上會」。

新盤市場亦不時出現撻訂個案,若買家「撻細訂」,發展商只會沒收臨時訂金,若果「撻大訂」,因買家已簽妥必賣必買合約,發展商除了會沒收全數訂金之餘,如日後將單位重售,而最終成交價低於當初購入價,發展商有機會向原業主追討當中差價,因此選用建期的買家應預留準用資金防止市場變化,以免上會時失預算。

早年選用建期的買家將開始陸續上會,買家需要在收到收樓通知後的14天内完成交易,要注意銀行審批需時,加上現時按揭需求增加,銀行人手不足下或可能出現塞車情況,如非按保的申請建議預留至少兩個月的時間申請,若涉及按保則建議預留最少3個月。另外,每間銀行針對同一物業的估價都會有所不同,建議貨比三家,一次過向3、4間銀行提交按揭申請,有需要的買家可透過大型按揭轉介公司尋求協助。

更多經絡按揭轉介資訊


【關於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
擁有超過30年中港房地產銷售及物業按揭業務經驗,為首批持牌地產代理,同時擔任地產銷售及按揭實務培訓工作,資歷豐富。對經濟及按揭市場見解精闢,獲邀為多間媒體樓按節目嘉賓及樓按專欄作者,定期剖析樓按市場走勢。
曹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