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結構轉變下的選股邏輯

中國經濟結構轉變下的選股邏輯

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由側重及過度依賴房地產,到提出新質⽣產⼒⽅向,過程中經濟難免呈現出陣痛現象,資產價格下滑、消費疲弱令市場情緒處於相對悲觀,投資者容易忽視優秀企業的積極變化。

我們側重發掘在經濟結構轉型中仍能保持穩定收入的⽣意模式及企業,同時擺脫對舊有途徑的依賴、發掘新的增長動能的企業,也值得深入研究。前者包括⽩酒、有實⼒的⼯業企業,後者則包括商業模式突破的零售企業及掌握核⼼技術發展的科技企業。

過去數年,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周期,但積極的變化也正在發⽣。優秀的企業通過創新,不斷挖掘新的增長動能;在⾼端製造領域,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持續加強;在⼀些傳統⾏業,供需格局亦展現有利的轉變。

在每⼀輪經濟周期,股票市場領導者往往出現變化。我們應擺脫「路徑依賴」,深入挖掘發⽣正⾯變化領域的投資良機。結構性的分化⼀般會持續頗久的時間,且⼀旦趨勢形成,新的龍頭企業在長時間佔盡優勢,這為能敏銳應對格局變化和主動選股的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潛在回報。

例如,線上招聘、線上⾳樂等付費滲透率較低的領域,領導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快速增長;在與服務和體驗相關的消費領域(如酒店和購物中⼼),龍頭企業受惠於市場擴張與集中度提升的雙重驅動;部份企業通過提升客⼾體驗感及集中VIP會員管理⽽有長⾜發展。另外,電動化的變⾰不僅推動汽⾞⾏業,也帶動中國企業在⼯程機械、鏟⾞和園林設備等領域快速提升競爭⼒。這些結構性趨勢有望在未來三至五年持續,值得密切關注。

過去10⾄15年,不少傳統⾏業經歷了漫長的下⾏周期,隨着供給持續收縮,供需的再平衡已經在⼀些領域逐漸浮現。當需求恢復,呈現供給樽頸,相關企業將重獲議價權,有望進入為期數年的利潤上⾏周期。航運業中的造船、海上油⽥服務、⾶機租賃及⼯業⾦屬(銅/鋁)等領域,都正進入有利的供需格局。中國的鐵路裝備、特⾼壓電網、核電等領域的增長,也有望在往後數年加速。

互聯網企業的業務增長值得關注,以騰訊(0700)為例,在堅實的社交平台所構建的護城河下,公司持續在包括AI的技術創新、⾦融、遊戲取得進步,其業務布局令公司持續增長的確定性愈來愈⾼,⽽估值處於相對吸引的⽔平。包括眾多中⼩型企業、互聯網上市公司在2023年的派息,相對2022年增加超過130%,派息和回購的總額更達330億美元。這⼀數據在未來可以有較⾼預期。

關注基本⾯、採取由下⽽上選股⽅式,以勤奮、嚴謹及審慎的態度發掘優質企業,為未來創造良好的投資回報。

⼼安⾃在

吉祥如意


【關於 #龍稱】
佛教徒。龍天護法之象,心法相稱之本。少年時移居香港,高中開始接觸財經訊息並學習投資,至今凡三十年。投資既是個人興趣,亦為終身事業。曾任職於《信報》,與曹仁超先生結下忘年之交,有師徒之情。後曾就職於歐美投資銀行。
財富多寡與否在因果,也在心量,因果展現為運氣與能力,心量可改理解為布施、渴望、蓄水池等等,心量越大,福報也越大。在每一個當下把握主動,以積極態度守護財富乃至人生愿望,財富增長、心想事成是必然結果,也能為有緣人帶來光明和快樂。
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