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小朋友更加合作?每週與孩子做這三件事

想小朋友更加合作?每週與孩子做這三件事

育兒之路上,孩子不合作往往會令父母非常頭痛,不知如何是好。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乖乖合作?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 Kwok分享能讓孩子更加合作的三個方法,幫助你提升親子關係,建立更和睦的家庭。

第一個方法:避免與孩子進行要跟指示的活動

想孩子好好合作的話,就要和孩子打好關係。在與年幼孩子進行親子時間的時候,避免進行要跟指示的活動,如玩手機或製作餅乾,因為這些活動並不提供太多與孩子親密和讓孩子想像的機會,父母和孩子往往會更投入到活動本身,而不是親子連結之中。

合作-育兒-兒童心理-親子關係1

如果你擔心孩子放太多鹽進餅乾裡,你就無法單純地欣賞孩子的創意和表現。如果你讓孩子在親子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他未來很大機會都不會選擇其他活動。

父母可以提供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選擇要要和父母一起進行的活動,例如在白紙上塗鴉等。當然,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想製作餅乾,或者希望你看他在平板電腦上的遊戲表現,也可以破例一次。

第二個方法:找方法實現孩子想做的活動

如果孩子想做一些不太可能的事情,例如不帶弟弟,只有你們兩個人去野餐的時候,嘗試找一個近似的方式去滿足孩子。也許你們可以在弟弟睡午覺的時候,到孩子房間野餐。有時候孩子在親子時間會想要「嘗禁果」(通常是日常被限制的事情),是否有辦法在你親自看管,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例外一下?如果你在親子時間陪他玩滾軸溜冰,它就不再是「禁果」,可以減少他在你不在場時嘗試。這樣既能令孩子滿足,做到想做的事,又能讓你確保孩子安全。

合作-育兒-兒童心理-親子關係2

第三個方法:讓孩子做帶領的角色

在親子時間,嘗試放下指點孩子的衝動,把自己想像成孩子的助手。你的工作是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保持專注和與孩子情感上的連結,並享受與孩子相處的時光,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被看見、被聽到和被欣賞的感覺。

我曾經遇見一個家庭,父母是傳統的「一鬆一嚴」,由爸爸做嚴厲的角色。當他們想讓孩子更合作時,我就給了一個任務給爸爸,讓他每周抽時間陪孩子玩耍,並且要由孩子主導,爸爸不可以勉強活動要有教育意義。起初爸爸都需要媽媽提醒不要命令孩子,但當爸爸習慣了之後,發現大家都輕鬆了很多,孩子也笑多了,家庭氣氛變得更加融洽。當家庭氣氛是放鬆時,孩子自然就會更加合作,親子關係也能大大提升。

本文章授權轉載

鳴謝 : Rosa Kwok
    兒童心理家